“云”上逛市場,年貨帶回家。1月21日至2月1日,湖北省竹山縣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舉辦“我為家鄉‘代言’——17個鄉鎮特色年貨直播”活動,17個鄉鎮主要領導變身“帶貨”主播,向全國各地朋友推薦本地特色優質農產品,讓農特產品銷售搭上“云”快車,跑出加速度。年貨節直播期間,共吸引15萬人在線觀看、直播點贊數超150萬人次,完成農產品銷售訂單1500筆,銷售額20萬元。
好山好水好產品。近年來,竹山縣借脫貧攻堅東風,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村村有項目、戶戶有產業、人人有事干”的目標,引導全縣群眾大力發展茶葉、食用菌、綠松石等主導產業,以及蜂蜜、獼猴桃、核桃、釀酒等特色產業,打造“竹山寶貝多”縣域公用品牌,將“多、小、散、優”的農產品變成農優特產,實現從“農產品規模小縣”到“地標產品大縣”的轉變。
鄉鎮主職領導變身代言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汪洋。我們麻家渡鎮是施洋故里、十星源頭、松石之鄉、鋇鹽之都,這里孕育了很多優質的農副產品。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綠松石飾品、獼猴桃、綠茶等產品,希望大家多多下單支持。”1月25日晚,在縣融媒體中心全景數字演播中心,麻家渡鎮黨委書記汪洋變身“帶貨”主播,與年貨銷售主播一同推介麻家渡優質農特產品,開播2小時共吸引近2萬人觀看,帶動產品銷售169單。
在線上年貨節活動中,縣融媒體中心發揮傳播平臺優勢,搭建信息化助農平臺,將全景數字演播中心變成農特產品展示廳,讓本地農產品搭上“云快車”。直播活動通過“鄉鎮主職領導+主播+農產品銷售”的形式,17個鄉鎮主職領導陸續走進直播間,現場推介家鄉農特產品,讓農特產品搭上互聯網銷售的“快車”,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下農產品滯銷困境,助力電商扶貧。
今年1月份以來,為了幫助全縣農產品在疫情影響下打開銷路,竹山縣積極組織開展實施助農行動,縣科技和經信局、縣融媒體中心、縣殘聯聯合指導17個鄉鎮收集核實轄區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扶貧車間(作坊)產品銷售積壓的信息,通過“今日竹山”“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云上竹山等平臺及時發布相關信息,通過搭平臺、拓渠道、匯資源、找銷路的“線上助銷”方式,讓農產品由線下“滯銷”變成線上“直銷”。
脫貧成果惠及全縣群眾
筍子干、蜂蜜、豌豆粉絲、小花菇、黑木耳、獼猴桃……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一一亮相直播間。11天直播,17個鄉鎮優質農產品讓廣大網友一飽眼福,吸引全國各地客戶紛紛下單采購。“我縣在脫貧攻堅中,依托山水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實現了戶戶有產業、家家能致富的目標。”縣委副書記馬蘭起說。
產業興、百姓富。坡上羊群、坡下黃牛、圈里養雞、地里種茶……樓臺鄉根據當地實際,按照“四萬工程”的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思路,著力發展以茶葉、食用菌、竹產業為主,以畜牧業、小水果、核桃等為輔的產業布局,堅持長短產業并進、大戶能人帶動等模式,實現產業精準對接貧困戶、貧困戶富在產業鏈上。像樓臺鄉一樣,竹山縣17個鄉鎮都依托當地優勢資源,大力發展農業扶貧產業,4.8萬戶14.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精準脫貧,產業支撐。近年來,竹山縣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加快脫貧攻堅、推進富民強縣的重要抓手,依托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大力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有機茶、中藥材、果蔬、雜糧等極具竹山特色的農產品,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效。2020年4月1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湖北省2019年貧困縣退出公示,竹山縣正式退出了貧困縣序列。
食品安全追溯有源頭
1月25日晚,在麻家渡鎮年貨直播中推介的雙艷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茶葉出現有趣一幕:茶葉盒里沒茶葉。“這款茶葉有農產品合格證和食品追溯碼,有顧客購買才能在茶葉車間現場分裝,掃追溯碼可以知曉茶葉生產地址、種植日期、施肥日期、檢測日期等信息。”主播介紹說。據悉,2019年,該合作社申領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碼,讓茶葉有了“身份證”,茶葉質量安全有了“新名片”。
建章立制,追根溯源。竹山縣全面落實“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全程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和“黑名單”制度,全縣茶葉、蔬菜、水果、畜禽等種植養殖生產經營主體全部納入監管名錄管理,政府政策、項目資金優先向誠信企業傾斜,激勵生產經營主體模范遵守法律規章。同時,竹山縣投入資金205萬元建設“竹山縣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將全縣17個鄉鎮農監站、39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平臺管理,將生產、銷售不合格的企業列入黑名單,進行重點監管,督促整改到位,真正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竹山縣全力推進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工作,嚴格執行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引導農戶、倒逼企業綠色安全生產,截至目前全縣已有210家茶葉、蔬菜、水果、畜禽養殖企業、專業合作社建立了農事操作檔案、110家農資經營門店建立了農資銷售臺賬,16家企業28個農產品通過“三品一標”認證。2019年11月2日,竹山縣榮獲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給竹山綠色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者:盧波 袁方 梁險峰
來源:十堰日報社
作者單位:竹山縣融媒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