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你們的扶持和幫助,我今年養殖趕上好收成,光賣仔豬就30頭,收入45000元,馬上又可出欄兩頭肥豬。”1月8日,潘口鄉小漩村五組殘疾人吳少全一邊給圈里幾頭肥豬喂食,一邊向入戶走訪的扶貧干部報喜。
今年58歲的吳少全,26歲時外出務工,在工地不慎受傷,落下終身下肢三級殘疾。而后就靠貧瘠的土地為生,超早貪黑,一家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要實現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如期脫貧,吳少全家庭現狀,竹山一中工作隊駐村干部和小漩村村干部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經入戶走訪發現他家房前屋后場地寬闊,適合發展養殖業,于是就幫他制定脫貧規劃,動員他搞庭院養殖。說干就干,吳少全調整了心態,重拾信心,2018年初他利用院內空閑場地,籌資6000余元建了豬圈,購回3頭豬仔和120只雞苗利用后山場地散養土雞,年底實現出欄、出籠,獲利13000余元。嘗到甜頭后,2019年他看到市場上仔豬價格節節攀升,他又購回能繁母豬一頭,當年繁殖仔豬變賣收回母豬成本,自繁自養育肥豬出欄3頭,養雞出籠300余只,當年養殖收入達50000余元。為了擴大養殖規模,減少養殖成本,2019年底他又購回飼料加工粉碎機一臺,雞苗孵化器一臺,準備在養殖技術逐漸成熟后實現種苗自繁自育,飼料加工自給降低養殖成本,擴大養殖規模。按照這種模式,2020年他又養殖能繁母豬2頭,育肥豬出欄2頭,散養土雞600余只,出籠400只,實現養殖收入9萬余元。
吳少全自力更生、自強不息,遇事不等不靠不要。2020年春因自家房屋年久失修,屋頂漏水。他花費4萬余元購回防水板材自行維修加固解決了房屋屋頂漏水問題,沒有找村干部申要任何幫助。
“我雖殘疾,但我現在還能自食其力地生活,把我評為貧困戶,這幾年黨和政府沒少給我政策扶持幫助,讓我實現了脫貧致富,感謝你們一直以來的幫助,我現在能通過自己努力實現發展,希望你把錢投向更需要幫助的人。雖然我現在每天很忙、很累,但我覺得每天生活過得比以前快樂充實。”吳少全對扶貧干部激動地說。(曾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