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裝心中,退役不褪色”。雖然退伍回到地方,但他永遠牢記自己一日為軍人,終生為軍人,伴著嘹亮的軍歌聲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他就是竹山縣優秀退伍軍人的一份子,國家稅務總局竹山縣稅務局駐雙臺鄉花園村第一書記夏忠進。
勇挑重擔的“鋼鐵老兵”
“只要組織需要,我沒什么意見,堅決服從要求,今天就到新崗位報到。”2019年5月,因雙臺鄉花園村扶貧第一書記輪換,縣稅務局黨委經過多方考察,找到敬業的夏忠進,讓他擔任駐村扶貧第一書記。面對組織的信任和重托,他毫不猶豫接受,堅定地答道,言語中滿滿的力量。
軍人的最大政治品格就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忠誠于黨。1996年參軍入伍,2008年光榮退役的老兵夏忠進,有著12年的軍旅生涯,軍隊高強度的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鑄就了他“鋼鐵俠”的意志,磨練了他 “拼三郎”的作風,精神世界里早就烙上了“中國愛”的印記。服役期間,各方面表現突出,他先后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士兵”“訓練標兵”“三等功”等10多項榮譽。
交辦好手頭工作,贏得家里人的理解,帶好必須的洗漱用品和換洗衣服,他只身來到雙臺鄉花園村,面對著鄉親們的期許,“走馬上任”履新職,開始自己一年多的精準扶貧生涯。雙臺鄉花園村位于雙臺鄉北部,面積4.35平方公里,5個村民小組,314戶,962人,2019年貧困戶146戶436人,屬于縣定貧困村,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脫貧攻堅任務較重。脫貧的重擔壓在他和村支兩委的肩上,沉甸甸的都是放不下的。
他奔走在田間地頭,走訪貧困農戶,建立脫貧臺賬,通過“輸血+造血”,貧困戶的精神和生活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2019年,為各安置點建造雜房21間,危房改造25戶;組織村民搭建食用菌棚架49棚,發展食用菌近13萬棒;籌資4萬多元建造凍庫一座。
今年7月份,通過縣扶貧攻堅辦層層篩選,他有幸成為國家脫貧普查員之一,并隨全縣300多名普查人員一起到丹江口市進行了為期20天的脫貧攻堅普查。此次調查貧困戶有100多戶,一部分分散居住20多條山溝里,還有一部分分散居住在三個易遷安置點,調查難度非常大。他和同事們一道,放棄中午休息,晚上加班到很晚,高質量圓滿完成了普查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稱贊。
勇往直前的“果敢老兵”
“今天已村里一切平安,沒有疫情發生。但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夜里多巡查幾遍,把卡口看死。”翻開夏忠進的筆記本,筆者看到了醒目的幾行字。
2020年新冠肺炎期間,退伍老兵的他與曾經的戰友們逆行抗“疫”,構筑起一道道銅墻鐵壁,不顧病毒侵襲的危險守護貧困群眾的生命健康。正月初一晚上,正是新春佳節,闔家歡樂的時候,他接到了回村參與疫情防控的緊急命令。軍人出身的他早已從電視上看到新聞,知道這個命令會來到,也懂得退伍軍人不應退縮。
一夜輾轉反側,想到國家和群眾遭受危難,鄉親們無助的神情,他的信念更強了:要早點回村幫助鄉親們,不能有任何閃失。大年初二凌晨,窗外一片漆黑,他簡單交待了妻子,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望了熟睡中的兩個孩子,拿著日常用品走出家門,消失在厚重的夜色中。
路上道路封閉,車輛全部停運,他就靠著“鐵腳板”,伴著點點星光,走過五個卡點,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硬是走了四個多小時趕回村上。當村書記看到滿頭汗水、一身疲憊的他出現在村里的時候,說不出的感動,激動地跳了起來。疫情期間,哪里有任務,哪里就有他果敢的身影。
走訪返漢人員,噴灑消毒液,卡點夜班值守,入戶測量體溫,等等,他總是在前面,展現了退伍老兵的風采。“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國家和人民有難我不上誰上。”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孩子過生日,他無法回城,只能通過手機屏幕送上作為父親的祝福。孩子隔著手機屏幕哭著要他早點回來,他不忍心孩子難受,第一次向孩子“撒謊”,違心地表了態。
五十多天的值守,他沒請過一次假,回過一次家,少過一次值班,鄉民們的安全得到了保護,他卻變的黑瘦了。
勇于奉獻的“愛民老兵”
扶貧中,他與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深深地扎根在愛民的土壤中。
貧困戶宋家芳由于家庭情況特殊,他在走訪過程中,多次要求為了照顧小孩就近找份工作。他通過與村干部溝通,與食用菌種植大戶協商,把她招進食用菌廠務工,掙錢照顧孩子兩不誤,一家其樂融融。六一兒童節,他還給小孩買來書籍、文具盒等學習用品,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
“我為了感謝他幫助我,多次送他土雞,他硬是不要。” 貧困戶周本華說道。周本華特長不多,無致富門路,夏忠進多次與周本華促膝長談,打消周本華的思想顧慮,鼓勵周本華利用屋后閑置山場發展養雞。他自掏腰包購買雞苗20只,讓周本華試養,損失他包賠。“激將法”起了作用,周本華養雞的積極性高漲,口袋鼓起來了。
去年8月份,雙臺鄉花園村遭受50年未遇的洪澇災害,鄉親們損失較大。他起早貪黑統計災害損失,挨家挨戶了解損失情況,自發為受災群眾捐款,暖了群眾的心。一次,為了查看貧困戶的房屋損害情況,他沒注意腳下濕滑,重重摔倒在地上,疼了好幾天。同事勸他多休息,他忍著疼痛繼續工作。
看到鄉親們吃水困難,他積極向縣稅局和雙臺鄉匯報,拉來資金新建自來水廠一座,通水那天,鄉親們比過年還高興。住上干凈房、喝上干凈水,走上干凈路,貧困戶盼來了夢寐以求的好日子,比吃了蜜還甜,心里感謝黨。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工作累時,他總是哼哼這句歌詞,仿佛又回到了軍旅生涯,全身再次充滿了干好精準扶貧的干勁。(侯竹米 薛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