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位整齊劃一、管線整潔有序、景觀小品富有創意……隨著我縣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推進,一大批老舊小區煥發出新風采,大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商貿片區是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老小區,配套早已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小區內雜草叢生,垃圾亂放、線路老化、道路不暢,外墻皮脫落、停車位等配套設施不完善。
如今,這里的面貌已煥然一新。原本已“名存實亡”的綠化帶,直接被劃為停車位,車子停放有序,為了彌補減少的綠化,很多居民在陽臺種植花草;蜘蛛網般的線纜,也都“上改下”;老舊水管全部換新,雨污進行分流。
“以前的道路坑坑洼洼,現在經過修整好多了。墻白了、路也平了、排水通暢了,看著心情就十分舒坦。”說起院子里的變化,居民張良萍臉上都是笑。
隨著我縣城市建設快速發展,一片片現代化小區拔地而起,與老舊小區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老舊小區各有各的“煩惱”,有的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有的路燈失靈,晚上伸手不見五指;有的小區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火災隱患巨大……
今年8月之前,裕信小區和信用社小區就存在著各種類似的問題。這些小區建于40多年前,當時房屋面積不大,加之人口增加,在上世紀末,不少居民擅自搭建了一批或大或小的違章搭建,用來存放雜物,有的甚至已存在20多年。
看到政府對自家所在的小區實施提升改造,家住信用社小區的退休老黨員華從貴帶頭拆除了自家搭建的旱廁以及周邊堆雜物的小平臺。有了華從貴開的好頭,裕信小區的幾戶老居民紛紛主動拆除自家的違章搭建。在他們的宣傳帶動下,老舊小區拆違工作有序進行,一個多月來共拆除違章搭建30多處。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隨著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的不斷深入,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生機。走進金山苑小區,新鋪了的水泥道路干凈整潔,道路兩旁安裝了路燈,更換了井蓋,墻面也進行了粉刷;來到文工團小區,樓道之間新鋪設的路面寬敞平整,路邊的下水道已經鋪設完畢;在溫家槽小區,路修了、燈亮了,還增設了休閑石桌、石凳……
據悉,為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我縣將老水廠、磷肥廠、清真寺、文化市場、縣汽運公司等6個老舊小區列入今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涉及總戶數4934戶,樓棟數 1082棟。
當前,各老舊小區改造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施工人員正抓緊進行墻面粉刷、違章搭建拆除、規整纜線等工作,用不了多久,又一批房屋完好、基礎設施完善、配套基本齊全的老舊小區將要“變裝”歸來。(向繼華 朱曉猛 陳少波)
經過提升改造后的商貿小區
衛校小區添置休閑石桌、石凳
基本完成改造的金山苑小區
正在實施雨污管網改造的金山苑小區
正在實施提升改造的信用社小區
施工人員正在疏通溫家槽片區老舊小區排水系統
裕信小區居民主動拆出違章搭建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