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點攻堅拔寨
脫貧攻堅是全縣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也是最大的政治任務。2019年3月,機構改革完成后,縣委辦公室與縣委政研室聯合幫扶石串村,左艷被選派為駐村干部。
石串村是省定重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74戶1543人,貧困發生率達74.6%,排在全縣10個深度貧困村之首。通過4年多的艱苦努力,石串村面貌煥然一新,班子強、產業旺、人心順,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建強班子夯實基層堡壘
石串村是寶豐鎮偏遠村之一,精準扶貧工作啟動之前,該村多年沒有建設項目實施,唯一的通村水泥路還是15年前修的;多年沒有發展扶貧產業,香料煙、黃姜種植還要追溯到2002年以前;村班子弱化,5名村干部有4名年齡在55歲以上;多年不發展黨員,被市委組織部點名批評。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后,村支兩委干部無法適應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巨大的工作壓力,各項工作均處于全鎮倒數之列。
駐村工作隊報請寶豐鎮黨委同意后,在全村范圍內摸排有潛力的青年到村擔任后備干部。經廣泛宣傳,多次聯系,4名在外務工青年回村任職。2018年村支兩委換屆時,挑選出黨性原則強、工作經驗豐富的樂正權同志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名后備干部進入新一屆村班子。同時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名,發展預備黨員4名。村黨支部的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
培植產業打造“金飯碗”
駐村以來,工作隊把幫助石串村發展產業作為重點工作,結合縣內產業支持政策和群眾生產基礎,全力推進茶葉、香菇兩大主導產業。經過兩任工作隊員四年多的努力,目前石串村共發展茶葉1000多畝,建成了茶葉生產車間,發展香菇種植戶35戶共20.9萬棒,超額完成年20萬棒的目標任務。
年初以來,為發展見效快的扶貧作坊,工作隊經反復論證,認為發展豆油筋小作坊比較合適。但很多貧困戶因為從未涉及該項產業,均抱觀望態度。于是,工作隊決定鼓勵貧困戶陳中成開辦第一個家庭作坊。陳中成一家7口,上有80歲父母,下有3個小孩讀書,僅靠種10余畝莊稼地維持生計,生活十分艱辛。在工作隊及村干部的幫助和鼓勵下,陳中成的首鍋豆油筋很快就上市了,市場反響良好。如今,陳中成一家依靠豆油筋產業,預計年收入可達10余萬元。
目前,石串村的刷子、掃帚、釀酒等小作坊也正在籌建,預計年底能在全村建成穩定、有效益的小作坊10戶以上,石串村實現了所有貧困戶產業對接全覆蓋。
治理民風培育正能量
借助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持教育與打擊相結合,全面排查化解矛盾隱患,把上訪戶徹底轉變為矛盾糾紛的調解員。
貧困戶操某某一家在寶豐集鎮已購有小產權房,但卻想同時享受安置房。多次上訪未能滿足其無理訴求后,強占村內閑置房一套。我們先后30余次上門做其思想工作,終于感化了他,最終他自愿出錢買下了這套房。從那以后,操某某主動轉變思想觀念,成為村內的矛盾糾紛調解員和香菇種植示范戶。
幾年來,工作隊協助村支兩委排查整治重大矛盾隱患100余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