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竹山一中著手從六個方面積極備戰2005年高考。一是明確奮斗目標:“九成上省線,三成上重點,一成上名校,有人上塔尖(北大、清華)。”即重點線100人,二本線250人,上本科線共750人,三本率達到70%,上省線人數突破千人大關。二是全體領導上陣。校務委員一人聯系一個教學班,校長親自掛帥兼任高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深入高三辦公為高三師生排憂解難,號召全校“一切為高考讓路,共同為高考架橋”,為高三備考營造良好的大環境。三是加強班主任管理。要求班主任堅持“五下班”(早操、上午、下午、晚自習、晚寢),做到“四勤”,即勤問、勤查、勤疏、勤整頓;落實“三點”,即措施細點、工作實點、關系活點;抓住“兩點”,即上頭優秀生,下頭后進生;確保一批,即確保中間層一批人有較大進步。四是科學制訂復習計劃。要求各備課組做復習備考計劃時,把宏觀調控與微觀管理結合起來。明確提出:一診后進行專題復習,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方法與規律;二診后,關注高考熱點和學生弱點,采用高考信息動向題目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三診后,回歸基礎,查漏補缺,調整學生的應試心理和應試技巧。五是提高備考質量。要求教師優化教學,做到“四備四點”,即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學法,把握重點、講清難點、突出考點、關注熱點,四點連線,以點帶面;強調“三個反對”和“三個控制”,即反對漫無邊際的題海戰術、反對外來資料不辨優劣的“拿來主義”、反對無目的的教學自由主義,控制考試次數、控制講課時間、控制教學標高;堅持“四分原則”,即分別要求,分類指導,分檔推進,分層評價。六是培優輔差,保質保量。既重視群體意識(人人上大學),又重視質量意識(清華、北大“0”的突破),突出尖子層,抓牢中等層,不放棄希望層。(周明榮 王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