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林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人們越來越注重勞逸結合,追求回歸自然和身心放松,因此對旅游的需求和市場也越來越大,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增長點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國家對旅游業的發展十分重視,以國發<2001)9號文件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政策措施和組織領導;省政府也以鄂政發[2001>47號文件下發了《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通知的實施意見》,可以預見:旅游業正以廣闊的前景、良好的效益、無限的商機帶來產業發展的一次革命,盡早搶占先機,爭取到盡可能大的投資和市場份額,事關縣域經濟發展的結構、質量和效益,因此,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縣大力開發旅游資源,發展旅游產業,充分利用堵河驢頭峽水秀峰奇峽險林幽的獨特資源,發掘、建設了10大景區和36景點,包裝、開發、打造了以驢頭峽漂流為主要內容的旅游項目,并于1999年6月6日由市旅游局、縣政府、縣旅游局和官渡鎮政府成功舉辦了首屆驢頭峽漂流節,拉開了縣區旅游的序幕。隨后又于2001年舉辦了堵河文化節和全市旅游工作現場會,將竹山旅游推向高潮。由于組織有力,籌劃、宣傳到位,一時到驢頭峽漂流成為市區干部群眾的一種時尚,吸引了周邊省、市、縣大量游客,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年接待能力達到2萬余人,創經濟收入220多萬元,拉動了縣城和官渡的賓館、餐飲、休閑和交通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顯示了旅游產業的巨大潛力和價值。
2002年底,由于湖北長源集團進軍堵河、開發松樹嶺電站,對竹山至官渡的公路進行改線和擴建造成交通中斷,出于對廣大游客人身安全的考慮,我們先后在十堰日報和十堰電視臺發布公告,暫停了到驢頭峽漂流的旅游線路。現在隨著公路改線工程的完工,這條旅游線路又于今年的“五·一”期間開通。公路改建后,等級提高,到驢頭峽漂流更安全、更舒適、更快捷,但是松樹嶺電站預計2005年4月建成蓄水發電,屆時水位上升,驢頭峽水急浪大的特點將消失,因此,歡迎廣大游客盡早到驢頭峽做告別游。
一.使旅游成為縣域經濟支柱的關鍵
旅游業是一個關連度很高的綜合性、系統性行業,影響和制約旅游業發展的因素很多,但我想,在發展的初期,也就是起步階段,有四點至關重要。
首先最關鍵是領導的重視,只有領導重視了才有工作重心的轉移、政策的傾斜和資金物質的支持。我縣旅游業的興起和時任縣委書記的劉雪榮和常務副縣長葉戰平的重視是密不可分的。前不久,市旅游局組織我們各縣區旅游局局長到河南焦作考察學習,焦作的經驗更深刻地說明了這一點。焦作是河南一個煤城,工業比較發達,但他們沒有安于現狀,而是果斷做出焦作經濟進行第三次創業的戰略決策,當時焦作市的市委書記秦玉海,明確提出“要把旅游產業的發展作為全市國民經濟,特別是發展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第三產業的全面發展”。從99年開始,僅僅五年時間,就把過去在旅游上默默無聞的焦作,經營成河南省第一旅游大市,被評為中國旅游知名品牌,被授予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以云臺山為首的五大景區,被評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成為世界級的旅游品牌,2003年接待游客110萬人次,旅游門票收入8千萬元,旅游業綜合收入達到31.4億元,稅收2.5億元,成為焦作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其次是思想解放,要有敢為人先的思想。旅游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沒有現存的模式和經驗讓你照搬照套,尤其是我們現在所處于的省、市、縣、鎮、村多級政權結構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初期的經濟運行特點,以及各負其責,多頭管理的行政體制,對旅游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造成很多掣肘,出現諸如體制不暢、機制不活、效率不高等種種不利于發展的問題,只有思想解放,敢為人先,才能打破一切條條塊塊的限制,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以有利于發展為原則,才能帶來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比如焦作的修武縣,為了發展云臺山旅游產業,由縣委副書記兼縣旅游局局長、兼云臺山風景管理區主任、兼云臺山風景區所在鄉鎮的黨委書記,一身四職、上下貫通,這樣就能及時協調和處理從上到下的條條和土地、城建、林業、交通等方方面面塊塊的關系和問題,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制約和障礙,使云臺山風景區三年三大步,由名不見經傳發展成世界地質公園,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居河南省旅游行業前矛,如果不是解放思想這種體制想都不敢想。
第三是科學的定位。由于旅游產業的巨大效益,使人們對發展旅游業的熱情空前高漲,不考慮本地資源和客觀實際,盲目上項目搞旅游開發,最終勞民傷財、沒有效益的現象屢見不鮮,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科學的定位,盲目攀比,重復建設,全世界的旅游者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在旅游過程中都希望求新、求異,不喜歡各地的情況千篇一律,如果我們在景區建設中景點雷同,沒有特色,缺乏新意,體現不了差異性,也就吸引不了游客,發揮不了效益。
第四是宣傳促銷。旅游資源是一種商品,但再好的商品都離不開宣傳促銷,過去那種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傳統觀念已經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形勢。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天生麗質,但長期養在深閨人不識,如果不是靠她自我宣傳、自我推銷、自己要求嫁給匈奴王呼韓邪單于,也許就會老死深宮,永無出頭之日,不僅歷史上少了一個絕代美女的記載,她的故鄉香溪也不會有今天這么高的知名度。所以在宣傳促銷上一定要轉變觀念,好酒也要勤吆喝,加大宣傳促銷的投入和力度,只有把你的景點宣傳的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游客才會慕名而來。焦作每年用于廣告宣傳的費用就達二千萬元,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是門票收入8000萬,旅游業綜合收入31.4億元,稅收2.5億元,這種投入和產出比是十分驚人的。當然旅游產業的興旺,不是僅僅靠這四點,還有景區建設、規范經營管理、提高服務檔次和質量、良好的信譽等等綜合因素,但只要領導重視了,思想解放了,定位準確了,宣傳到位了,其他方面也都隨之會配套、提高,上升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這也是經濟領域里的馬太效應,到時你不想火也由不得你了。
二.我縣的旅游資源和旅游前景
我縣位于鄂西北邊陲,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土壤類型多,垂直變化顯著,各種動、植物品種繁多,堪稱植物王國和動物樂園。據統計,境內有植物2327種,動物200余種,其中屬國家級保護的珍稀植物如光葉珙桐、銀杏、珍珠黃楊、中華紋母、鵝掌楸、娑欏樹、紅豆杉等31種;動物如大鯢、金絲猴、大鼬鼠、黑熊等24種,這些動、植物有很高的科研和開發價值,也是很好的旅游資源。
竹山地處秦嶺和大巴山結合部,位于中國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帶上,四周峻嶺橫陳:秦嶺、巴山、巫山、武當山、神農架四面環抱,境內群峰嵯峨、澗峽縱橫、溪河交錯,自然景觀資源豐富,生態環境景色迷人,是旅游探險的絕佳場所。
竹山歷史悠久,商代前為漢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國,史稱上庸,曾是堯之子丹朱的封地,有700多年的歷史;竹山又是巴文化的發源地,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和文化遺存:女媧煉石補天處、護福寺新石器時代遺址、北壩窯場遺址、文廟大成殿、文峰塔、登爽亭、梯云閣、白蓮寺、古佛寺、金花娘娘廟、滄浪山小武當宗教建筑群、三盛大院、高家花屋、楚子墓、胡家坡漢墓群、唐中宗世子墓、長壽橋等獨步海內。既有余曼白、袁伯濤等藝術大師;又有張振武、施洋、許明清等英雄豪杰;還有豐富的民間故事、民歌、民間曲藝和民間藝術品;同時竹山還是全國“十星級精神文明建設”的發源地,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在這里得到有機結合,實可謂地靈人杰。駐足竹山,可以觀歷史之滄桑、發思古之幽情、攬山河之勝景、振奮進之精神。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竹山作為祖國內陸的中心和中西部的結合部,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日漸凸顯,“南水北調取水源”和“堵河源自然保護區”兩大品牌,在崇尚自然、追求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更為竹山增添了含金量,尤其是堵河梯級開發后所形成的千峰競秀、萬頃碧波的山水奇觀,將不可爭議地成為人們追尋向往的游覽勝地。
竹山北接西安、南靠神農架、西臨大小三峽、東連武當山,是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旅游產業“兩山一江”戰略(神農架、武當山和長江的中心樞紐和必由之路,不僅是大小三峽、武當山、神農架、襄樊古都、西安古都、堵河源等國內外著名旅游景區組成的旅游黃金圈的中心,而且也是十堰周邊神農架、大九湖、武當山、野人洞、伏龍山、九華山、堵河源、十八里長峽和驢頭峽旅游小黃金圈的必經之路,有很好的開發價值和市場前景。
旅游講究差異性,要有特色、有亮點、有賣點,竹山旅游的特色和亮點,就體現在他具有山、水、峽谷、溶洞、文化等多方面的綜合內容,這種特色和優勢是其它地方不可比擬的,就目前已初步形成的大、小旅游黃金圈而言,神農架和武當山、伏龍山突出的是山,丹江突出的是水,大、小三峽突出的是峽谷,西安、襄樊突出的是古文化,野人谷突出的是溶洞,雖然都有特色,但內容過于單薄。而今后的竹山,其堵河水秀、墨池峰奇、驢頭峽險、九華林幽、滄浪山雄、巖溶洞詭,還有上庸古文化和現代“十星級”精神文明的結合,尤其是堵河梯級開發后,形成1100平方公里的水面,將會出現千峰競秀、萬頃碧波,形成山水相依、漁樵互答的人間仙境,同時還具有大、小旅游黃金圈的中心樞紐和必經之路的區位優勢,能夠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要。古人說仁者愛水、智者樂山。不管你是想游山還是玩水,是探險還是獵奇,是尋芳還是探幽,是考據還是研究,是歷史的還是現代的,在竹山都能滿足你的需要。因此,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竹山縣一定能夠成為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的旅游精品名牌和黃金熱線。
三.到竹山旅游的路線選擇
有大、小兩個旅游黃金圈,大黃金圈線路是:經茅箭的伏龍山,到房縣的野人谷、野人洞,到竹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