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世根 黃 君
“人大代表不僅是一份政治榮譽,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要為人民群眾盡心盡責。”王威清醒地認識到,服務社會是個體經營者的責任,只有不斷地做大做強,才有實力增加就業,多做貢獻,才能真正有效地回報社會。
2008年,年僅18歲的王威從武漢交通技術學院畢業后,回到蓮花村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他通過市場考察,認為城鄉道路、鄉鎮新農村建設等市場潛力大。于是投資購回挖掘機、裝載機等設備,組建了10多人的工程隊,在縣內承接道路、河道、管網、土地整理等工程,以良好的信譽和過硬的質量,贏得了社會的認可。
注重履職,當一個“稱職”代表。去年,他當選縣十八屆人大代表后,盡量擠出時間深入群眾了解村情民意,聽取意見、建議,并將收集到的群眾意見進行綜合分析、梳理,確保反映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建議有理有據,與選民切身利益相關。
今年初,他提出的《對農村生態環境實施綜合整治》的建議,得到了鎮村領導的高度重視。他所在的蓮花村把農村生活垃圾整治和農房四旁植樹作為建設新農村的重點。通過組織村民集中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栽植林果、花木,農村生態環境好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悄然發生變化。
今年8月,他提出的《將蓮花村通往園藝場的便道改擴建成通車水泥路》的建議,被列為重點處理建議后,鎮村領導邀請相關部門進行現場勘測,并形成了初步建設方案。目前,正在進行征地等前期工作,預計10月初開工建設。
“我是一名農民的子弟,能幫扶貧困戶的子女們就業,心里感到很舒坦。”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工程隊開挖掘機的窯溝村青年農民范偉家有3口人,父親智障、母親聾啞,是村里有名的“垮桿戶”。去年初,范偉應聘到工程隊開挖掘機,王威給他開出了5500元的月薪,范偉當年實現脫貧目標。
注重民生,當一個“愛心”代表。 9月6日,王威來到幫扶戶黃太山家中,了解他家的生產生活情況。當王威得知黃太山風濕性心臟病又復發時,當即掏出500元現金,叮囑他秋冷后要注意防范感冒,安心養好病。黃太山家有3口人,他本人患風濕性心臟病,妻子許俊左肢殘疾,兒子黃濤輟學后,在修理廠當學徒。去年初,在王威的幫扶下,爭取精準扶貧貸款5萬元,并幫助黃濤在城區建起了汽車修理部。“我要經營好汽車修理部,爭取早日脫貧致富。”黃濤滿懷信心地說。
俗話說:“一人養五,必定受苦。”貧困戶劉興洪夫婦倆都年逾七旬,女兒劉峻在家帶小孩,上門女婿徐揚奎在城區一建筑工地當砌墻工,其父患腦梗塞癱瘓在床。一家6口全靠女婿徐揚奎打工維持生計。王威與劉興洪結對幫扶后,動員他調整種植結構,并出資為他購置林果苗木,把現有的2畝地種上花椒和甜柿,拓寬增收路子。
作為人大代表,王威是盡責的。正如王威所說:“我將不辜負選民對我的信任,積極主動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努力履行好代表職責。”
“人大代表不僅是一份政治榮譽,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要為人民群眾盡心盡責。”王威清醒地認識到,服務社會是個體經營者的責任,只有不斷地做大做強,才有實力增加就業,多做貢獻,才能真正有效地回報社會。
2008年,年僅18歲的王威從武漢交通技術學院畢業后,回到蓮花村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他通過市場考察,認為城鄉道路、鄉鎮新農村建設等市場潛力大。于是投資購回挖掘機、裝載機等設備,組建了10多人的工程隊,在縣內承接道路、河道、管網、土地整理等工程,以良好的信譽和過硬的質量,贏得了社會的認可。
注重履職,當一個“稱職”代表。去年,他當選縣十八屆人大代表后,盡量擠出時間深入群眾了解村情民意,聽取意見、建議,并將收集到的群眾意見進行綜合分析、梳理,確保反映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建議有理有據,與選民切身利益相關。
今年初,他提出的《對農村生態環境實施綜合整治》的建議,得到了鎮村領導的高度重視。他所在的蓮花村把農村生活垃圾整治和農房四旁植樹作為建設新農村的重點。通過組織村民集中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栽植林果、花木,農村生態環境好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悄然發生變化。
今年8月,他提出的《將蓮花村通往園藝場的便道改擴建成通車水泥路》的建議,被列為重點處理建議后,鎮村領導邀請相關部門進行現場勘測,并形成了初步建設方案。目前,正在進行征地等前期工作,預計10月初開工建設。
“我是一名農民的子弟,能幫扶貧困戶的子女們就業,心里感到很舒坦。”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工程隊開挖掘機的窯溝村青年農民范偉家有3口人,父親智障、母親聾啞,是村里有名的“垮桿戶”。去年初,范偉應聘到工程隊開挖掘機,王威給他開出了5500元的月薪,范偉當年實現脫貧目標。
注重民生,當一個“愛心”代表。 9月6日,王威來到幫扶戶黃太山家中,了解他家的生產生活情況。當王威得知黃太山風濕性心臟病又復發時,當即掏出500元現金,叮囑他秋冷后要注意防范感冒,安心養好病。黃太山家有3口人,他本人患風濕性心臟病,妻子許俊左肢殘疾,兒子黃濤輟學后,在修理廠當學徒。去年初,在王威的幫扶下,爭取精準扶貧貸款5萬元,并幫助黃濤在城區建起了汽車修理部。“我要經營好汽車修理部,爭取早日脫貧致富。”黃濤滿懷信心地說。
俗話說:“一人養五,必定受苦。”貧困戶劉興洪夫婦倆都年逾七旬,女兒劉峻在家帶小孩,上門女婿徐揚奎在城區一建筑工地當砌墻工,其父患腦梗塞癱瘓在床。一家6口全靠女婿徐揚奎打工維持生計。王威與劉興洪結對幫扶后,動員他調整種植結構,并出資為他購置林果苗木,把現有的2畝地種上花椒和甜柿,拓寬增收路子。
作為人大代表,王威是盡責的。正如王威所說:“我將不辜負選民對我的信任,積極主動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努力履行好代表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