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城關鎮迎豐村二組貧困戶王忠清的山后樹林里,一只只鄖陽大雞正在林下覓食。記者與王忠清聊起養雞的事,他十分感慨:“去年同村的唐建生無償扶持雞苗100只,通過滾動發展,到年底達到200只,僅出售大雞和雞蛋加政策性補貼,就掙了2萬多元。”
2014年3月初,唐建生到老河口一家大型養殖基地學習養雞技術。通過刻苦學習,他掌握了養殖及防疫技術。當年9月,他注冊成立城關鎮高二迎養殖專業合作社,投資50多萬元在迎豐村迎豐溝建起占地500多平方米的鋼結構雞舍,購置了雞苗孵化、飼料加工設施,養殖鄖陽大雞7000多只,收入達56萬多元。
“我3歲喪母,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內心深處對鄉鄰有一份感恩。”唐建生說,能幫鄉鄰共同致富是他最大的心愿。2015年6月,唐建生從本村和鄰村精準扶貧對象中挑選17戶,每戶無償提供雞苗100只,當年有8戶通過養雞脫貧。貧困戶王興平在他的幫扶下,養雞300只,出籠280只,年收入達到23000多元,實現脫貧目標。
去年初,他又與本村20戶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為每戶無償提供雞苗100只,包養殖技術指導,包疫病防治,包成品雞出售,包三年內脫貧。王忠清左腿殘疾,妻子體弱多病。唐建生幫扶他建起豬欄、雞舍。去年,王忠清和妻子養雞、養豬、種蔬菜總收入達到37000多元。
貧困戶葉緒貴家有6口人,父母年逾七旬,兩個小孩在校讀書。多年來,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只能勉強養家糊口。到2015年,一大家人還擠在兩間土墻房里,生活過得十分艱難。去年,唐建生幫扶他家發展養雞、養豬、種植蔬菜,加上葉緒貴在城里建筑工地務工收入,年收入達到5萬多元,年底搬進了四室兩廳的安置房。
為擴大養殖規模,實現雞苗自給的目標,今年初,唐建生建起了雞苗孵化室,計劃養殖鄖陽大雞10000只,帶動有養殖意愿的村民養雞達到4萬只。與此同時,他與京東中國特產竹山館簽訂合作協議,通過京東電商平臺,年銷售鄖陽大雞50000只。通過兩年的發展,把迎豐村打造成全縣規模最大的鄖陽大雞養殖基地,帶領村里鄉親和鄰村貧困戶發展養殖脫貧致富。(黨世根 王茂琴)

2014年3月初,唐建生到老河口一家大型養殖基地學習養雞技術。通過刻苦學習,他掌握了養殖及防疫技術。當年9月,他注冊成立城關鎮高二迎養殖專業合作社,投資50多萬元在迎豐村迎豐溝建起占地500多平方米的鋼結構雞舍,購置了雞苗孵化、飼料加工設施,養殖鄖陽大雞7000多只,收入達56萬多元。
“我3歲喪母,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內心深處對鄉鄰有一份感恩。”唐建生說,能幫鄉鄰共同致富是他最大的心愿。2015年6月,唐建生從本村和鄰村精準扶貧對象中挑選17戶,每戶無償提供雞苗100只,當年有8戶通過養雞脫貧。貧困戶王興平在他的幫扶下,養雞300只,出籠280只,年收入達到23000多元,實現脫貧目標。
去年初,他又與本村20戶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為每戶無償提供雞苗100只,包養殖技術指導,包疫病防治,包成品雞出售,包三年內脫貧。王忠清左腿殘疾,妻子體弱多病。唐建生幫扶他建起豬欄、雞舍。去年,王忠清和妻子養雞、養豬、種蔬菜總收入達到37000多元。
貧困戶葉緒貴家有6口人,父母年逾七旬,兩個小孩在校讀書。多年來,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只能勉強養家糊口。到2015年,一大家人還擠在兩間土墻房里,生活過得十分艱難。去年,唐建生幫扶他家發展養雞、養豬、種植蔬菜,加上葉緒貴在城里建筑工地務工收入,年收入達到5萬多元,年底搬進了四室兩廳的安置房。
為擴大養殖規模,實現雞苗自給的目標,今年初,唐建生建起了雞苗孵化室,計劃養殖鄖陽大雞10000只,帶動有養殖意愿的村民養雞達到4萬只。與此同時,他與京東中國特產竹山館簽訂合作協議,通過京東電商平臺,年銷售鄖陽大雞50000只。通過兩年的發展,把迎豐村打造成全縣規模最大的鄖陽大雞養殖基地,帶領村里鄉親和鄰村貧困戶發展養殖脫貧致富。(黨世根 王茂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