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
當你手捧這本盛滿竹山氣息與味道的小冊子時,是否會心懷欣喜與激動?是的,《堵河》復刊了!
竹山,是女媧補天圣地、古庸國故地、桃花源原型地、十星文明發祥地,歷史悠久,底蘊豐厚,文化薪火代代相傳。正是在這種地域背景下,四十年前,《堵河文藝》應時而生,一本本充滿泥土味的期刊,傳承堵河風神,講述竹山故事,塑造了一個個熱愛藝術和美的心靈。《堵河文藝》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這本來自秦巴腹地的縣級小刊,一度被譽滿荊楚大地。然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這本有著廣泛影響力的雜志被迫停辦。其后雖有文藝同仁鼎力復辦,終幾起幾落,難以為續。
在文化強國的時代背景下,在全省上下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的新形勢下,縣委、政府決定高規格復刊《堵河文藝》,刊名更名為《堵河》,這是應時之舉,亦是千秋大計。雜志將以“新銳氣質、竹山風韻,培育精品、發現新人”為辦刊宗旨,以傳承堵河文脈、講述竹山故事為使命,注重文藝性、地域性、時代性、可讀性的有機結合。我們歡迎貼近生活、有感而發的真文學,拒絕專注技巧、賣弄文字的假文化;我們歡迎放眼時代變革、謳歌人間真情的大手筆,拒絕無病呻吟、把弄風月的小格調;我們歡迎有竹山風神、寫竹山面貌的地域作品,拒絕天馬行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空泛文字……
敬請垂注,歡迎來稿!投稿信箱:zswldhzz@163.com。
《堵河》雜志編輯部
2016年元月
當你手捧這本盛滿竹山氣息與味道的小冊子時,是否會心懷欣喜與激動?是的,《堵河》復刊了!
竹山,是女媧補天圣地、古庸國故地、桃花源原型地、十星文明發祥地,歷史悠久,底蘊豐厚,文化薪火代代相傳。正是在這種地域背景下,四十年前,《堵河文藝》應時而生,一本本充滿泥土味的期刊,傳承堵河風神,講述竹山故事,塑造了一個個熱愛藝術和美的心靈。《堵河文藝》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這本來自秦巴腹地的縣級小刊,一度被譽滿荊楚大地。然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這本有著廣泛影響力的雜志被迫停辦。其后雖有文藝同仁鼎力復辦,終幾起幾落,難以為續。
在文化強國的時代背景下,在全省上下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的新形勢下,縣委、政府決定高規格復刊《堵河文藝》,刊名更名為《堵河》,這是應時之舉,亦是千秋大計。雜志將以“新銳氣質、竹山風韻,培育精品、發現新人”為辦刊宗旨,以傳承堵河文脈、講述竹山故事為使命,注重文藝性、地域性、時代性、可讀性的有機結合。我們歡迎貼近生活、有感而發的真文學,拒絕專注技巧、賣弄文字的假文化;我們歡迎放眼時代變革、謳歌人間真情的大手筆,拒絕無病呻吟、把弄風月的小格調;我們歡迎有竹山風神、寫竹山面貌的地域作品,拒絕天馬行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空泛文字……
敬請垂注,歡迎來稿!投稿信箱:zswldhzz@163.com。
《堵河》雜志編輯部
2016年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