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9月8日,大廟鄉衛生院接診到一位被馬蜂蜇傷的危重病人,入院時病人情況十分危急。接診醫生邵傳奇考慮到本院沒有此類病搶救經驗和條件,便撥通了負責指導業務的縣人民醫院左志兵醫生電話,左醫生告訴他處理辦法,并建議轉院救治。經縣人民醫院與大廟鄉衛生院聯合救治,病人已于9月20日痊愈出院。這是我縣開展縣直醫院對口扶持托管鄉鎮衛生院為就醫群眾帶來便捷保全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來,我縣通過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公共衛生均等化等一系列措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但在一定程度上住院報銷制度助漲了鄉村病人涌向城區醫院,鄉鎮衛生院以公共衛生工作為重,無收入留不住醫生,百姓小病也轉院進城,往返折騰,增大路費盤纏花銷,造成新的看病難題。今年初,縣衛計局機構改革到位后,新班子加快衛生計生資源整合,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整治突出矛盾問題,以優質診療服務呵護百姓安康。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縣衛計局不定期組織開展基本藥物落實情況專項督導檢查,確保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縣人民醫院按標準要求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率、上網采購率、使用率、零差率政策執行到位率均達到100%;縣人民醫院基本藥物配備率50%以上,零差價政策執行率達到100%,保障群眾用上平價藥。全面落實鄉村醫生、村保健員待遇補償政策,筑牢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網底,使社區體檢、計劃免疫、保健服務等公共衛生工作有序開展,使群眾有病早治、無病早防。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83.87%,一類疫苗接種率87.57%, 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1.04%,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率100%。同時,縣政府為做大醫療技術龍頭,決定將縣職教中心教學樓及全部場地整體置換劃撥給縣人民醫院,將該院打造成全縣醫療技術基地和醫療人才培訓中心。強化醫療安全和臨床路徑管理,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防治結合的分級診療模式,并從9月起啟動縣人民醫院托管大廟鄉衛生院、縣婦幼保健院對口支援樓臺鄉衛生院、中醫院對口扶持深河鄉衛生院試點工作,讓患者小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城。
加強衛生院硬件建設,改善就醫條件,提升服務能力。文峰鄉衛生院職工周轉宿舍已于3月完工投入使用;總投資370萬元的溢水鎮衛生院、雙臺鄉衛生院綜合樓項目已于8月完工投入使用。大廟、竹坪鄉衛生院綜合樓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進入裝修階段。樓臺鄉滄浪分院、麻家渡鎮牌樓分院綜合樓項目已完成招投標,預計10月份開工建設。縣人民醫院門診綜合樓維修已完工,將于10月營業。位于潘口小漩村水晶梁溝的縣精神病醫院住院部,已進入附屬工程建設階段。縣婦幼保健院將遷于潘口鄉衛生院現有位置。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爭取12月開工建設。計劃投資155萬元改建文峰鄉塘灣村等14個村衛生室項目,正在規劃設計階段,預計11月開工建設。
狠抓新農合政策宣傳和基金征收工作,加強基金安全防范和管理,政策內報銷比例達75%,住院補償封頂線提高到10萬元,有效提高了群眾參合積極性,2014年全縣農民參合率達98.29%,農民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 (陳興云 朱名紹)
深化醫改 服務群眾
醫改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讓人民群眾成為改革發展成果的擁有者、享有者。近幾年來,我縣通過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公共衛生均等化等一系列措施,群眾看病就醫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較大改善,這表明醫改的一些階段性成果已使群眾實實在在受益。希望相關部門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水平,讓更多的人就近享受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近幾年來,我縣通過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公共衛生均等化等一系列措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但在一定程度上住院報銷制度助漲了鄉村病人涌向城區醫院,鄉鎮衛生院以公共衛生工作為重,無收入留不住醫生,百姓小病也轉院進城,往返折騰,增大路費盤纏花銷,造成新的看病難題。今年初,縣衛計局機構改革到位后,新班子加快衛生計生資源整合,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整治突出矛盾問題,以優質診療服務呵護百姓安康。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縣衛計局不定期組織開展基本藥物落實情況專項督導檢查,確保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縣人民醫院按標準要求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率、上網采購率、使用率、零差率政策執行到位率均達到100%;縣人民醫院基本藥物配備率50%以上,零差價政策執行率達到100%,保障群眾用上平價藥。全面落實鄉村醫生、村保健員待遇補償政策,筑牢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網底,使社區體檢、計劃免疫、保健服務等公共衛生工作有序開展,使群眾有病早治、無病早防。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83.87%,一類疫苗接種率87.57%, 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1.04%,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率100%。同時,縣政府為做大醫療技術龍頭,決定將縣職教中心教學樓及全部場地整體置換劃撥給縣人民醫院,將該院打造成全縣醫療技術基地和醫療人才培訓中心。強化醫療安全和臨床路徑管理,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防治結合的分級診療模式,并從9月起啟動縣人民醫院托管大廟鄉衛生院、縣婦幼保健院對口支援樓臺鄉衛生院、中醫院對口扶持深河鄉衛生院試點工作,讓患者小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城。
加強衛生院硬件建設,改善就醫條件,提升服務能力。文峰鄉衛生院職工周轉宿舍已于3月完工投入使用;總投資370萬元的溢水鎮衛生院、雙臺鄉衛生院綜合樓項目已于8月完工投入使用。大廟、竹坪鄉衛生院綜合樓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進入裝修階段。樓臺鄉滄浪分院、麻家渡鎮牌樓分院綜合樓項目已完成招投標,預計10月份開工建設。縣人民醫院門診綜合樓維修已完工,將于10月營業。位于潘口小漩村水晶梁溝的縣精神病醫院住院部,已進入附屬工程建設階段。縣婦幼保健院將遷于潘口鄉衛生院現有位置。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爭取12月開工建設。計劃投資155萬元改建文峰鄉塘灣村等14個村衛生室項目,正在規劃設計階段,預計11月開工建設。
狠抓新農合政策宣傳和基金征收工作,加強基金安全防范和管理,政策內報銷比例達75%,住院補償封頂線提高到10萬元,有效提高了群眾參合積極性,2014年全縣農民參合率達98.29%,農民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 (陳興云 朱名紹)
深化醫改 服務群眾
醫改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讓人民群眾成為改革發展成果的擁有者、享有者。近幾年來,我縣通過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公共衛生均等化等一系列措施,群眾看病就醫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較大改善,這表明醫改的一些階段性成果已使群眾實實在在受益。希望相關部門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水平,讓更多的人就近享受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