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11月20日,記者走進大廟鄉全勝村竹山恒坤鄖巴黃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一排排圈舍寬敞通透,一頭頭牛膘肥體壯,一股濃厚的現代農場氣息撲面而來。
農場的主人全恒坤今年37歲,是大廟鄉全勝村的一個小有名氣的老板。在農場內整齊的牛舍旁,他一邊給牛喂食,一邊饒有興趣地向記者講述了他在家鄉搞鄖巴黃牛養殖的經歷。
全恒坤是1997年十堰市農機學校畢業的,畢業后曾到江蘇省南京市一家建筑單位打過10年工,攢下了200多萬元的積蓄。 2012年春節,他回鄉探親,看到家鄉草料豐富,并從電視、報紙等媒體上了解到很多惠農政策,于是萌生了回鄉投資養殖業的想法。全恒坤說,在外地雖然機遇多,掙的錢也多,但常年漂泊在外,總覺得日子過得不踏實,回家鄉創業他感覺底氣很足。
經過多次考察認證,全恒坤果斷選擇了在家鄉建鄖巴黃牛養殖基地。“鄖巴黃牛是竹山的地理標志,是名副其實的竹山特產,前景非常廣闊!”他自信地向記者介紹道。
2012年7月,在大廟鄉黨委政府和縣畜牧獸醫局的支持下,全恒坤投資570萬元,在全勝村流轉土地4000畝、荒山8000畝,建設了高標準規模化的牛欄和牧場,闊步踏上了規模養殖鄖巴黃牛的創業路。
為了經營好心儀的養牛事業,他先后買來很多相關書籍,并通過電腦網絡,潛心學習了科學養牛技術。“每7天對圈舍消毒一次; 每半月檢查一次牛的口舌,以舌辨病,及時防范;每3個月給牛打一次防疫針……”這些防疫知識他爛熟于心,很快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養牛專家”。
為從源頭上治理農場養殖污染問題,全恒坤又親自設計建成了容量為300立方的沼氣池,同步緩解了周邊30戶群眾的“供氣難”問題。
為了壯大鄖巴黃牛養殖產業塊頭,帶動全村群眾發展養牛業,共同走上致富路。2013年10月,全恒坤注冊成立了竹山縣恒坤鄖巴黃牛專業合作社,實施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
“全老板把母牛放在我這給我養,牛幫我犁地、干活,生的小牛還可以賣錢,而且他還無償為我提供養殖技術咨詢、疫病防治和銷售服務,不僅增加了我的經濟收入,還為我減輕不少負擔呢。”該鄉鮑家河村一組貧困戶李太錢高興地說。
科學養殖奔富路,辛勤耕耘結碩果。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全恒坤的鄖巴黃牛養殖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已新建標準牛欄6000平方米,存欄鄖巴黃牛350頭,預計年均直接獲利達100萬元。“下一步,我將進一步擴大養殖面積,養殖鄖巴黃牛達1000頭,把我們竹山特產真正推廣出去。”全恒坤滿懷信心地說。(陳甜甜 肖厚新)
農場的主人全恒坤今年37歲,是大廟鄉全勝村的一個小有名氣的老板。在農場內整齊的牛舍旁,他一邊給牛喂食,一邊饒有興趣地向記者講述了他在家鄉搞鄖巴黃牛養殖的經歷。
全恒坤是1997年十堰市農機學校畢業的,畢業后曾到江蘇省南京市一家建筑單位打過10年工,攢下了200多萬元的積蓄。 2012年春節,他回鄉探親,看到家鄉草料豐富,并從電視、報紙等媒體上了解到很多惠農政策,于是萌生了回鄉投資養殖業的想法。全恒坤說,在外地雖然機遇多,掙的錢也多,但常年漂泊在外,總覺得日子過得不踏實,回家鄉創業他感覺底氣很足。
經過多次考察認證,全恒坤果斷選擇了在家鄉建鄖巴黃牛養殖基地。“鄖巴黃牛是竹山的地理標志,是名副其實的竹山特產,前景非常廣闊!”他自信地向記者介紹道。
2012年7月,在大廟鄉黨委政府和縣畜牧獸醫局的支持下,全恒坤投資570萬元,在全勝村流轉土地4000畝、荒山8000畝,建設了高標準規模化的牛欄和牧場,闊步踏上了規模養殖鄖巴黃牛的創業路。
為了經營好心儀的養牛事業,他先后買來很多相關書籍,并通過電腦網絡,潛心學習了科學養牛技術。“每7天對圈舍消毒一次; 每半月檢查一次牛的口舌,以舌辨病,及時防范;每3個月給牛打一次防疫針……”這些防疫知識他爛熟于心,很快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養牛專家”。
為從源頭上治理農場養殖污染問題,全恒坤又親自設計建成了容量為300立方的沼氣池,同步緩解了周邊30戶群眾的“供氣難”問題。
為了壯大鄖巴黃牛養殖產業塊頭,帶動全村群眾發展養牛業,共同走上致富路。2013年10月,全恒坤注冊成立了竹山縣恒坤鄖巴黃牛專業合作社,實施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
“全老板把母牛放在我這給我養,牛幫我犁地、干活,生的小牛還可以賣錢,而且他還無償為我提供養殖技術咨詢、疫病防治和銷售服務,不僅增加了我的經濟收入,還為我減輕不少負擔呢。”該鄉鮑家河村一組貧困戶李太錢高興地說。
科學養殖奔富路,辛勤耕耘結碩果。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全恒坤的鄖巴黃牛養殖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已新建標準牛欄6000平方米,存欄鄖巴黃牛350頭,預計年均直接獲利達100萬元。“下一步,我將進一步擴大養殖面積,養殖鄖巴黃牛達1000頭,把我們竹山特產真正推廣出去。”全恒坤滿懷信心地說。(陳甜甜 肖厚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