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近日,縣民政局局長王世國、黨組書記柏林帶領機關干部職工來到大廟鄉全勝村、鮑家河村、黃興村、里泗溝村,扎實開展“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工作。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縣民政局自從與這四個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以來,心系山區群眾,傾情做好幫扶工作,雙方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里泗溝村村民王應富緊緊拉住縣民政局黨組書記柏林的手激動地說:“民政局真是我們的好親戚,我們的好日子來了……”
調查研究 科學規劃謀富路
鮑家河、里泗溝等村地處深山,山大人稀。初到這里,民政局干部職工的印象除了窮還是窮,他們感到自己肩上擔子的分量不輕。他們一頭扎進農戶家中摸底調查,弄清村民貧窮的原因,根據四個村土地、山場、資源等實際情況,經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的研究,制定出“一年辦好實事打基礎、兩年調整結構脫貧、三年找準定位求發展”的發展戰略。做到一村一個規劃,一戶一個目標。并規定,每個職工幫扶兩個以上貧困戶。干部職工人人有責任,貧困對象家家有動力。該局先后邀請林業、農業、科協等部門的專家赴山村考察,探討如何利用當地山高水冷的自然條件,加快發展特色農業、林果業。
駐村建設 村民得實惠
自2011年以來,黃興村是縣民政局新農村建設幫建村,縣民政局每年都選派一名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副局長駐村任工作隊長,幫助和配合村黨支部開展工作。針對該村村基礎設施薄弱的情況,該局先后出資60余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新建了標準較高的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添置實用圖書300冊,贈送電腦、電視機,接入寬帶互聯網,建成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新建了村福利院,全村16名五保老人入住頤養天年;修建了山塘、防洪堤和堰渠,保障村舍安全;架通了石門溝過河橋1座,解決了150余人過河難問題;拆除茅廁,新建公廁、垃圾箱、小花壇,改善了村容村貌。
這些項目的建成,也為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讓該村面貌得以明顯改善,村民得到實惠。
定期走訪 與村民心連心
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該局干部職工與結對戶互留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定期不定期對四個村生活困難黨員、群眾進行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家庭近況,給予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對于滯銷的各類農產品,該局通過建網站、聯系客商等多種方式牽線搭橋、打開銷路,10月10日鮑家河村村民鄭應召庫存的蜂蜜全部被客戶買走;對于身患重病的村民,邀請醫療專家上門診治,并接送病人到縣城治療,目前,吳同才等3位五保老人被縣民政局安排到博仁醫院免費治療;對于困難貧苦家庭,廣泛發動干部職工捐款捐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張軍)
調查研究 科學規劃謀富路
鮑家河、里泗溝等村地處深山,山大人稀。初到這里,民政局干部職工的印象除了窮還是窮,他們感到自己肩上擔子的分量不輕。他們一頭扎進農戶家中摸底調查,弄清村民貧窮的原因,根據四個村土地、山場、資源等實際情況,經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的研究,制定出“一年辦好實事打基礎、兩年調整結構脫貧、三年找準定位求發展”的發展戰略。做到一村一個規劃,一戶一個目標。并規定,每個職工幫扶兩個以上貧困戶。干部職工人人有責任,貧困對象家家有動力。該局先后邀請林業、農業、科協等部門的專家赴山村考察,探討如何利用當地山高水冷的自然條件,加快發展特色農業、林果業。
駐村建設 村民得實惠
自2011年以來,黃興村是縣民政局新農村建設幫建村,縣民政局每年都選派一名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副局長駐村任工作隊長,幫助和配合村黨支部開展工作。針對該村村基礎設施薄弱的情況,該局先后出資60余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新建了標準較高的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添置實用圖書300冊,贈送電腦、電視機,接入寬帶互聯網,建成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新建了村福利院,全村16名五保老人入住頤養天年;修建了山塘、防洪堤和堰渠,保障村舍安全;架通了石門溝過河橋1座,解決了150余人過河難問題;拆除茅廁,新建公廁、垃圾箱、小花壇,改善了村容村貌。
這些項目的建成,也為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讓該村面貌得以明顯改善,村民得到實惠。
定期走訪 與村民心連心
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該局干部職工與結對戶互留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定期不定期對四個村生活困難黨員、群眾進行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家庭近況,給予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對于滯銷的各類農產品,該局通過建網站、聯系客商等多種方式牽線搭橋、打開銷路,10月10日鮑家河村村民鄭應召庫存的蜂蜜全部被客戶買走;對于身患重病的村民,邀請醫療專家上門診治,并接送病人到縣城治療,目前,吳同才等3位五保老人被縣民政局安排到博仁醫院免費治療;對于困難貧苦家庭,廣泛發動干部職工捐款捐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張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