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礎、轉觀念、認形勢、突重點、改方式、強考核、優環境
我縣出臺七項舉措謀劃今年招商引資工作
2月底,從縣招商局獲悉,為圓滿完成今年引進縣外境內資金6億元,直接利用外資250萬美元,自營出口創匯300萬美元;全年通過引資建設的工業項目要達到60個以上,其中引進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爭取達到5-10個,重大項目實際到位資金要占全縣引資總量的80%以上的招商引資任務,實現借助外力促發展、開創招商引資工作新局面,總結近年來的成功作法并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出臺了七項舉措來謀劃今年的招商引資工作。
創造條件抓招商,打好招商引資工作基礎。要及時將已經收集和整理的60多個招商引資項目,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向外推介,切實做好招商引資的基礎工作。
轉變觀念抓招商,促進招商工作上臺階。在“項目觀”上,堅持做到“五個并重”,即工業型項目與農業型、商貿旅游型項目并重,資源型、勞動密集型項目與資金技術密集型項目并重;資源開發型項目與資源節約型、環保型項目并重;產業單一型項目與產業關聯復合型項目并重;引進資金項目與引進品牌、技術、管理、人才并重。在“利益得失觀”上,要算全局帳、算長遠帳、算綜合效益帳,注重在“放開、搞活、讓利”上做文章,實行“低門檻準入”政策,只要能達到“客商發財我發展,稅收大于讓利”的雙贏效果,就要大膽去招、敢于去引。在“比較效益觀”上,堅持打好“資源牌”和“存量資產牌”,力求盡快盡早把特色資源、存量資產優勢變成現實的產業優勢,把比較優勢變成有力的競爭優勢。
認清形勢抓招商,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要完成比上年要求更高的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必須開動腦筋,認真謀劃。要緊扣已簽約項目的督辦落實,各級各部門主動與簽約雙方取得聯系,圍繞資金早到位、建設早啟動、項目早見效、“雙贏”早實現,積極做好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組織協調工作。與此同時,還要緊扣具有投資合作意向項目的聯系洽談,主動出擊,積極創造合資合作條件。
突出重點抓招商,拓展招商引資新領域。在醫藥化工、礦產資源開發、農副產品加工以及房地產開發等重大項目招商上,要力求突破,在鞏固擴大第二產業招商成果的同時,大力拓展第三產業,開發提升第一產業;繼續主攻港臺、日韓和東南亞,同時拓展歐美等地區;利用內資繼續加強珠三角、浙江、蘇南等重點區域的招商,吸引更多的大企業、大財團到我縣投資興業;堅持大中小項目并舉,以大項目、生產型項目為主,把重點放到產業鏈和產業基地上,努力實現由引進項目向引進產業轉化;繼續以現有八大產業為重點,通過龍頭企業的縱向延伸,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通過相關產業的橫向拓展,形成關聯度高的企業集群,加速主導產業集聚,促進產業鏈和產業基地快速形成。千方百計地引進高科技、環保型、資源節約型和資源綜合利用型項目。
改進方式抓招商,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充分調動項目單位和企業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廣泛開展以貿招商、以商招商、專業招商、委托招商、園區招商、網上招商和親情招商。組織小分隊,集中精兵強將有選擇地赴外地招商,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
強化考核抓招商,確保招商引資快速推進。進一步健全招商引資“一把手”負責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考評,獎懲兌現,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大招商招大商的格局。
優化環境抓招商,提高招商引資水平。健全完善領導干部聯系企業、聯系項目、聯系招商引資工作制度。進一步加大引資項目的協調服務力度。實行全天候、保姆式服務,主動為企業、為爭取項目、為招商引資排憂解難,從而使外商對我縣有親切感,投資有優越感,生活有舒適感,賺錢有安全感,把我縣真正打造成服務的高地,成本的洼地,外商的福地,確保每一個招商引資項目進得來、留得住、建得好、辦得大。(陸龍和 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