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權
詩,不僅是高雅的文學形式,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可發(fā)揮作用。不信請看:
兩家相鄰的農(nóng)戶為爭一尺田畔,拿刀動棒,斗毆起來,眼看就要引發(fā)一場血案。幸虧在場的一位民間歌手作詩勸道:“你爭我斗只為田,互相毆斗各紛然;衣衫撕作白蝴蝶,腦袋打成紅杜鵑;日落死者睡冢上,夜來兒女哭燈前;人生有事須當讓,寸土何曾到九泉?”在他的警言相勸下,兩家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解決了爭端。
還有:清朝康熙年間,宰相張英的家人在老家與鄰居爭地界。家人來信詢問張英如何處理這件事,張英只寫了一首詩作為回信:“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結果,張家主動讓出三尺地界,鄰家也不愿讓人笑話,也讓出了三尺。后人稱他們讓出的地方為“六尺巷”,此事成為人們千古流傳的佳話。
還有東漢才女卓文君,她的丈夫司馬相如做了高官之后,就看不起她了,欲尋機會“休”了她。一次司馬相如派人給卓文君送了一封信去,上面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13個字,并要卓文君立即回信。
卓文君看完信后,很是悲痛,將滿懷的憤懣傾注筆端,回了一封“勸郎信”:“一別之后,二地懸念,只說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挫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盡,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青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來我做男!”這首詩十分精當而妥貼地來回兩輪把數(shù)字嵌在其中,既表明了這位才女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對負心郎的指責,又寄寓著對情郎的期盼,字字情真意切,句句如泣如訴,蕩氣回腸,令人感動。據(jù)說司馬相如看了這首詩后,深為夫人出眾的才華驚嘆,也被夫人那片真摯情感所感化,休妻的念頭也隨之打消了。
當今社會生活中,鄰里、同事、夫妻之間,難免會因各種事情鬧矛盾。有了矛盾,如何將它化解于無形呢?上述以詩勸人的例子,充分證明詩也是化解矛盾的一種新“武器”。詩作為一種人們喜愛的文學形式,不僅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而且能夠服務社會,勸人為善,謙讓為懷,營造出一種安定團結的環(huán)境。做做以詩勸人的學問,于人于已于社會都有利。
(作者單位:潘口鄉(xiāng)三臺辦事處)




-
1
縣城管執(zhí)法局:排查整治保安全 培訓宣教強擔當 -
2
東湖快語丨打關稅戰(zhàn)沒有贏家,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 -
3
東風“勁吹”,湖北汽車產(chǎn)業(yè)乘勢騰飛 -
4
美國挑動關稅霸凌 多方呼吁堅持多邊主義 -
5
協(xié)同破冰!鄂企“出海艦隊”調(diào)頭深耕萬億內(nèi)需市場 -
6
三城轉型記丨“鋼之城”躍遷“芯之城” -
7
縣人大綠松石產(chǎn)業(yè)專業(yè)代表小組開展代表行動 -
8
竹山縣2025年春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
9
縣委黨校舉辦“中國共產(chǎn)黨推進偉大自我革命的經(jīng)驗與啟示”專題講座 -
10
竹山新聞|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