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照行 周清榮 陸龍和
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神秘幽遠的人間仙境。
這是一幅自然純凈、不染纖塵的山水畫卷。
這是一個集峽谷、云海、森林、人文古跡于一體的人間仙景。
這就是鑲嵌在鄂西北山區的一顆璀璨明珠——竹山。
竹山,因女媧而揚名,女媧展衣袖,升騰起竹山源遠流長的文明史,賦予了這片錦繡的土地靈氣與財富,潤澤出一方物華天寶的人間樂土。
——題記
竹山地處秦巴山區腹地,位于十堰市西南部,東鄰房縣,西連竹溪、陜西旬陽,南抵神農架林區、重慶巫溪,北接鄖縣、陜西白河。轄9鎮8鄉279個行政村,3586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繁衍生息著46萬勤勞善良、開拓進取的人民。
一卷蕩氣回腸的史詩
竹山歷史文化悠久。是《康熙字典》等歷史典籍記載的女媧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圣地;商周時為侯國上庸國的中心,秦漢時置郡,西魏廢帝元年因境內茂林修竹、山青水秀而改稱竹山縣,迄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這里鐘靈毓秀,人文朗潤。誕生了辛亥首義元勛張振武、“二七”先驅施洋大律師等革命家和國畫大師袁白濤、剪紙大師余曼白等文化名人。秦、巴、楚文化交融,以女媧文化、古庸國歷史文化、秦巴民風民俗文化等為代表的堵河地域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十星級文明”創建發祥地和全國文明縣城,文明的弦歌代代不絕。
如今,在改革開放的號角聲中,竹山人民又以滿腔的激情、昂揚的斗志、堅定的步伐跨入新世紀,為竹山這卷恢弘的史詩抒寫嶄新的篇章。
一道美不勝收的畫廊
竹山是自然資源大縣。堵河水清,女媧山靈,墨池峰奇,武陵峽險,桃花源幽,圣女峰秀、滄浪山雄、巖溶洞詭,竹山既是天然的山水畫廊,又是著名的“生物寶庫”、“中藥材寶庫”,有“中國肚倍之鄉”和“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的美譽。已探明生物品種3200多種,其中極具開發價值的達400多種,珙桐、水杉、紅豆杉、金絲猴、黑熊、大鯢等珍稀動植物時有所見,“野人”和金錢豹,目前還只是未經證實的傳說。
堵河是大自然給竹山人民最慷慨的饋贈,它蘊藏著100萬千瓦的水能資源,位列全國縣市第四位、全省第二位。現已開發總裝機達80萬千瓦,不僅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也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美不勝收的高峽平湖。作為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區,肩負著“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竹山,正在打造一個天更藍、水更綠的生態水電大縣。
與女媧在竹山煉石補天相佐證,竹山的綠松石儲量占全國70%,又因品位之高,竹山綠松石已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綠松石系列產品遠銷歐美、中東、東南亞、日本以及臺灣、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止是綠松石,作為鄂西北礦帶的中心,竹山已探明儲量的礦產8大類32種,特色礦產開發潛在價值4萬億元以上。
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里相互交融。水是流動的詩,山是鑲嵌的畫。五月里桃柳夾岸,青黛含翠;夏日里荷花映日,蓮葉田田;秋夜中月色空蒙,水光瀲滟;冬雪后寒梅傲放,疏影橫斜,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說不完竹山風情,道不盡山城神韻。
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竹山是山區農業大縣。這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饒。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煙葉和時鮮瓜菜,農副產品資源豐富,農、林、牧、副、漁各業興旺發達,具有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基地規模優勢。
竹山工業發展勢頭迅猛。以工業園區建設和市場主體培育為抓手,依托水電能源、礦產開發、農產品加工等優勢資源發展特色工業,竹山經濟開發區“一區五園”規劃建設格局基本形成,潘口、龍背灣、小漩水電站建設快速推進,堵河流域梯級開發掀起高潮,特色礦業、農產品加工業逐漸壯大。
竹山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力打造“平安竹山”;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竹山縣城被評為全國文明縣城和湖北省文明衛生縣城;推進科教興縣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連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工作合格縣;全力改善辦學條件,教育質量年年攀升,各類教育協調健康發展。
竹山產業集聚區設施完善,配套功能日趨完善。城市建設發展迅速,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電力供應充足,廣播電視、移動通訊信號、寬帶互聯網覆蓋全縣。金融、保險、醫療、商貿、賓館、娛樂等服務業和中介組織完善齊備。
竹山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新修7條出省通道和1996公里通村水泥路,完成襄關道、鮑竹路等5條骨干道路改造,谷竹高速竹山段即將全線貫通,十竹路啟動建設,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一方投資興業的熱土
這是一個海納百川、客商心動的投資高地。竹山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天字號”工程來抓,全縣上下牢固樹立了“發展至上,投資為本”的理念,形成了“適宜辦企業、適宜聚產業、適宜干事業”的優良發展環境。
在大力加強基礎建設、打造硬環境的同時,竹山不斷創新行政服務機制,制定系列優惠政策,著力優化招商引資軟環境,為投資者提供主動、周全、高效的服務,顯示了竹山的極大誠信和殷殷情懷。
興業沃土,必為商家所謀。漢江集團、京能集團、小浪底建管局、深圳兆恒集團、國電長源公司、加拿大明科礦業公司、湖北金龍節能公司、成都十堰商會、福建湖北商會等一個個知名企業和商會紛紛落戶竹山。
滾滾激流,百舸競渡。竹山迎來了客商投資興業的春天,煥發出一派蓬勃活力和盎然生機。
一輪蓄勢噴薄的朝陽
與時俱進,奮進的竹山步伐雄健;展望未來,豪情的竹山目光長遠。
站在新的高度,面對新的起點,縣委、縣政府審視縣情,放眼發展,集思廣益,確立了“十二五”期間“四大戰略”的發展定位和“兩個重點”的奮斗目標。即:深入實施“工業強縣、綠色發展、開放先導、城鄉統籌”四大戰略,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山區經濟強縣、富有魅力的生態文化大縣,為奪取加速崛起、跨越發展的新勝利而努力奮斗。
女媧舞錦繡,山城熠熠輝。上庸古城春雷激蕩,遍野清風,生態環境日趨和諧,城鎮化進程全面提速,社會事業日益興旺,經濟發展跨越式前進……。
竹山,猶如冉冉升起的朝陽,在鄂西北大地上蓄勢噴薄,異彩綻放!
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神秘幽遠的人間仙境。
這是一幅自然純凈、不染纖塵的山水畫卷。
這是一個集峽谷、云海、森林、人文古跡于一體的人間仙景。
這就是鑲嵌在鄂西北山區的一顆璀璨明珠——竹山。
竹山,因女媧而揚名,女媧展衣袖,升騰起竹山源遠流長的文明史,賦予了這片錦繡的土地靈氣與財富,潤澤出一方物華天寶的人間樂土。
——題記
竹山地處秦巴山區腹地,位于十堰市西南部,東鄰房縣,西連竹溪、陜西旬陽,南抵神農架林區、重慶巫溪,北接鄖縣、陜西白河。轄9鎮8鄉279個行政村,3586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繁衍生息著46萬勤勞善良、開拓進取的人民。
一卷蕩氣回腸的史詩
竹山歷史文化悠久。是《康熙字典》等歷史典籍記載的女媧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圣地;商周時為侯國上庸國的中心,秦漢時置郡,西魏廢帝元年因境內茂林修竹、山青水秀而改稱竹山縣,迄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這里鐘靈毓秀,人文朗潤。誕生了辛亥首義元勛張振武、“二七”先驅施洋大律師等革命家和國畫大師袁白濤、剪紙大師余曼白等文化名人。秦、巴、楚文化交融,以女媧文化、古庸國歷史文化、秦巴民風民俗文化等為代表的堵河地域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十星級文明”創建發祥地和全國文明縣城,文明的弦歌代代不絕。
如今,在改革開放的號角聲中,竹山人民又以滿腔的激情、昂揚的斗志、堅定的步伐跨入新世紀,為竹山這卷恢弘的史詩抒寫嶄新的篇章。
一道美不勝收的畫廊
竹山是自然資源大縣。堵河水清,女媧山靈,墨池峰奇,武陵峽險,桃花源幽,圣女峰秀、滄浪山雄、巖溶洞詭,竹山既是天然的山水畫廊,又是著名的“生物寶庫”、“中藥材寶庫”,有“中國肚倍之鄉”和“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的美譽。已探明生物品種3200多種,其中極具開發價值的達400多種,珙桐、水杉、紅豆杉、金絲猴、黑熊、大鯢等珍稀動植物時有所見,“野人”和金錢豹,目前還只是未經證實的傳說。
堵河是大自然給竹山人民最慷慨的饋贈,它蘊藏著100萬千瓦的水能資源,位列全國縣市第四位、全省第二位。現已開發總裝機達80萬千瓦,不僅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也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美不勝收的高峽平湖。作為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區,肩負著“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竹山,正在打造一個天更藍、水更綠的生態水電大縣。
與女媧在竹山煉石補天相佐證,竹山的綠松石儲量占全國70%,又因品位之高,竹山綠松石已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綠松石系列產品遠銷歐美、中東、東南亞、日本以及臺灣、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止是綠松石,作為鄂西北礦帶的中心,竹山已探明儲量的礦產8大類32種,特色礦產開發潛在價值4萬億元以上。
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里相互交融。水是流動的詩,山是鑲嵌的畫。五月里桃柳夾岸,青黛含翠;夏日里荷花映日,蓮葉田田;秋夜中月色空蒙,水光瀲滟;冬雪后寒梅傲放,疏影橫斜,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說不完竹山風情,道不盡山城神韻。
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竹山是山區農業大縣。這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饒。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煙葉和時鮮瓜菜,農副產品資源豐富,農、林、牧、副、漁各業興旺發達,具有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基地規模優勢。
竹山工業發展勢頭迅猛。以工業園區建設和市場主體培育為抓手,依托水電能源、礦產開發、農產品加工等優勢資源發展特色工業,竹山經濟開發區“一區五園”規劃建設格局基本形成,潘口、龍背灣、小漩水電站建設快速推進,堵河流域梯級開發掀起高潮,特色礦業、農產品加工業逐漸壯大。
竹山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力打造“平安竹山”;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竹山縣城被評為全國文明縣城和湖北省文明衛生縣城;推進科教興縣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連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工作合格縣;全力改善辦學條件,教育質量年年攀升,各類教育協調健康發展。
竹山產業集聚區設施完善,配套功能日趨完善。城市建設發展迅速,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電力供應充足,廣播電視、移動通訊信號、寬帶互聯網覆蓋全縣。金融、保險、醫療、商貿、賓館、娛樂等服務業和中介組織完善齊備。
竹山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新修7條出省通道和1996公里通村水泥路,完成襄關道、鮑竹路等5條骨干道路改造,谷竹高速竹山段即將全線貫通,十竹路啟動建設,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一方投資興業的熱土
這是一個海納百川、客商心動的投資高地。竹山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天字號”工程來抓,全縣上下牢固樹立了“發展至上,投資為本”的理念,形成了“適宜辦企業、適宜聚產業、適宜干事業”的優良發展環境。
在大力加強基礎建設、打造硬環境的同時,竹山不斷創新行政服務機制,制定系列優惠政策,著力優化招商引資軟環境,為投資者提供主動、周全、高效的服務,顯示了竹山的極大誠信和殷殷情懷。
興業沃土,必為商家所謀。漢江集團、京能集團、小浪底建管局、深圳兆恒集團、國電長源公司、加拿大明科礦業公司、湖北金龍節能公司、成都十堰商會、福建湖北商會等一個個知名企業和商會紛紛落戶竹山。
滾滾激流,百舸競渡。竹山迎來了客商投資興業的春天,煥發出一派蓬勃活力和盎然生機。
一輪蓄勢噴薄的朝陽
與時俱進,奮進的竹山步伐雄健;展望未來,豪情的竹山目光長遠。
站在新的高度,面對新的起點,縣委、縣政府審視縣情,放眼發展,集思廣益,確立了“十二五”期間“四大戰略”的發展定位和“兩個重點”的奮斗目標。即:深入實施“工業強縣、綠色發展、開放先導、城鄉統籌”四大戰略,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山區經濟強縣、富有魅力的生態文化大縣,為奪取加速崛起、跨越發展的新勝利而努力奮斗。
女媧舞錦繡,山城熠熠輝。上庸古城春雷激蕩,遍野清風,生態環境日趨和諧,城鎮化進程全面提速,社會事業日益興旺,經濟發展跨越式前進……。
竹山,猶如冉冉升起的朝陽,在鄂西北大地上蓄勢噴薄,異彩綻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