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飛 李大權
一段時間里,人們對“知足常樂” 贊賞有加,并引為佳臬,奉為經典,并“身體力行”之。他們在規勸那些不滿足于現狀的人總是說:“有這個樣,你也該知足了”。其實,這個“知足”是一個很虛無很縹緲的東西,到何種程度知足,怎樣才算是知足,是很難定論的。動輒“知足”,其實不是什么好的人生境界,也不會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進步。
從某種程度上講,在物質享受與生活方面,有知足之心未嘗不可,畢竟不可能人人都成百萬富翁、住豪華別墅、坐寶馬香車、攜絕代佳人,在這方面當然不能有太多奢求。倘若什么都“知足常樂”,也是萬萬行不通的。拿我們國家來說,解決了溫飽還得要奔小康,若以知足為本,或許連今天的溫飽也不會有;以人類自身為例,若以知足為本,恐怕今天還在樹林中鉆燧取火、與獸為伍,因此知足長樂只是一種麻醉劑,一種陶醉藥。
“知足常樂”者大多與封閉、守舊有關。有些人整天自我陶醉、“夜郎自大”,普天之下唯我獨尊。其實,如果真讓他干點什么,他就會感到很吃力。“書到用時方恨少,學海無涯苦作舟”,人生之追求本無一個終點,哪來的知足?這幾年,人們的收入增加了,不必再為果腹遮體犯愁,于是有些人知足了,沉溺于享受,陶醉于安逸,成天飽食終日,“昏昏然,無所作為”,抑或酗酒、搓麻、縱欲,而將理想、追求、信仰都丟到九霄云外去了。人生同學習一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知足者如井底之娃,坐井觀天,他們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滿足于眼皮底下那么一點點天地,豈有不敗之理?
知足者往往心中沒有太多的追求,胸無大志,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當今社會是創新進取者的天下,知足其實是一種安于現狀的無為心態,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知足者必然遭到淘汰。悉尼說過:“人寧可追求虛無,也不可無所追求。”人活著總得有個追求,不能像無頭蒼蠅那樣瞎碰亂轉,目標的遠近大小,可視各人的具體條件而論,這樣生活才會有個奔頭,人生也才會充實,生命才有意義。
因此,對于大多數人來講,追求卓越,追求崇高才是生命之根本。 (作者單位:潘口鄉政府)
一段時間里,人們對“知足常樂” 贊賞有加,并引為佳臬,奉為經典,并“身體力行”之。他們在規勸那些不滿足于現狀的人總是說:“有這個樣,你也該知足了”。其實,這個“知足”是一個很虛無很縹緲的東西,到何種程度知足,怎樣才算是知足,是很難定論的。動輒“知足”,其實不是什么好的人生境界,也不會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進步。
從某種程度上講,在物質享受與生活方面,有知足之心未嘗不可,畢竟不可能人人都成百萬富翁、住豪華別墅、坐寶馬香車、攜絕代佳人,在這方面當然不能有太多奢求。倘若什么都“知足常樂”,也是萬萬行不通的。拿我們國家來說,解決了溫飽還得要奔小康,若以知足為本,或許連今天的溫飽也不會有;以人類自身為例,若以知足為本,恐怕今天還在樹林中鉆燧取火、與獸為伍,因此知足長樂只是一種麻醉劑,一種陶醉藥。
“知足常樂”者大多與封閉、守舊有關。有些人整天自我陶醉、“夜郎自大”,普天之下唯我獨尊。其實,如果真讓他干點什么,他就會感到很吃力。“書到用時方恨少,學海無涯苦作舟”,人生之追求本無一個終點,哪來的知足?這幾年,人們的收入增加了,不必再為果腹遮體犯愁,于是有些人知足了,沉溺于享受,陶醉于安逸,成天飽食終日,“昏昏然,無所作為”,抑或酗酒、搓麻、縱欲,而將理想、追求、信仰都丟到九霄云外去了。人生同學習一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知足者如井底之娃,坐井觀天,他們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滿足于眼皮底下那么一點點天地,豈有不敗之理?
知足者往往心中沒有太多的追求,胸無大志,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當今社會是創新進取者的天下,知足其實是一種安于現狀的無為心態,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知足者必然遭到淘汰。悉尼說過:“人寧可追求虛無,也不可無所追求。”人活著總得有個追求,不能像無頭蒼蠅那樣瞎碰亂轉,目標的遠近大小,可視各人的具體條件而論,這樣生活才會有個奔頭,人生也才會充實,生命才有意義。
因此,對于大多數人來講,追求卓越,追求崇高才是生命之根本。 (作者單位:潘口鄉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