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日報)特約記者 黃治榮 夏行武 報道:“竹山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開發利用得好,旅游產業大有作為。”7月12日下午,在竹山舉行的文化旅游產業講座上,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王國華精辟分析了竹山旅游資源優勢、開發思路等,激發了聆聽講座的200多名縣、鄉干部全力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重要支點,做大做強生態旅游產業的熱情。
竹山縣生態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紅豆杉、大鯢等多種珍稀動植物,被中科院專家譽為“天然動植物園”;山水風光如畫,美景眾多;人文文化豐厚,是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圣地,也是上庸古國都所在地,還是首義元勛張振武、勞工大律師施洋故里,竹山高腔、民歌、皮影、剪紙等堵河民俗文化堪稱藝術瑰寶。
近年來,該縣立足優勢資源開發,多渠道融資,建成了女媧山、九華山等景區,舉辦了四屆女媧文化旅游節和三屆圣水茶葉文化節、秦巴民歌擂臺賽,啟動了武陵峽、木魚湖等景區建設,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粗具雛形。
今年,該縣搶抓省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機遇,廓清思路,創新舉措,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著力打造“三大品牌”,重點建設“三大工程”,致力把竹山建成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點。一是打造女媧文化品牌,推進女媧山景區配套工程建設。在女媧山景區現有景觀的基礎上,建設女媧廟、游客中心等配套工程,提檔升級13公里上山公路,爭取省、市支持,將女媧文化旅游節打造成全省重要節慶品牌,把女媧山打造成祭拜女媧圣母的目的地。二是打造隱逸文化品牌,推進武陵峽·桃花源景區建設。武陵峽長30多公里,峽谷平均高800米以上,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原型地——桃花源即在其內。依托武陵峽·桃花源景區奇山幽峽秀水,打造隱逸文化品牌,興建游覽棧道、五柳池、游船碼頭等,開發觀光、休閑、探險旅游,吸引八方游客“看人間仙境、探世外桃源”。三是打造山水風光品牌,推進“潘口湖”景區建設。利用潘口電站建成后的高峽平湖、一線穿珠美景,把田家壩、官渡建成具有秦巴風情的生態文化旅游名鎮,帶動潘口庫區觀光、休閑和水上運動、娛樂旅游開發。田家壩徽派風格新集鎮上,即將動工復建三盛莊園、黃州會館,正在籌建“丹桂飄香園、水上樂園”等景點,讓厚重歷史文化與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展現生態文化旅游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