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11月5日,記者從縣水務局獲悉,今年以來,我縣在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中,規劃的29處村級集中供水工程29處,已完工17處;開工分散供水工程210處,完工180處;完成了溢水、秦古、竹坪、得勝4個鄉鎮集鎮水廠備用水源及管道引水工程建設。累計完成工程投資約2100萬元,共解決4.5萬人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完成縣政府下達的年度建設任務。
農村飲水安全,關系千家萬戶的福祉,也是縣政府承諾為民的“十件實事”之一。2013年,計劃解決4.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今年以來,我縣在國家尚未下達農村飲水安全資金計劃情況下,本著早計劃、早設計、早實施、早受益的原則,以解決邊遠山區、高山地區、重點缺水區、礦山影響區群眾飲水安全為重點,不斷加大飲水安全建設力度,切實加強飲水工程建設管理,努力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建管水平。縣水務局從3月份開始,抽調13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4個專班對17個鄉鎮急需解決飲水問題的村進行調查、規劃和設計,計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9處、分散供水工程237處,涉及人口約5.9萬人。
在工程建設中,縣水務局針對飲水工程相對分散,建設點多、涉及面廣等特點,采取“五抓”工作法,加強監督,全力服務,確保建設進度及工程質量。抓質量控制。建立了政府統籌、部門控制、監理把關、群眾監管于一體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縣水務局抽調一班人實行分片管理,加強施工環節和過程控制,確保土建工程及管道鋪設安裝滿足規范要求;抓設計服務。縣飲水辦、縣水電設計院設計人員全程跟蹤服務,對設計不到位、技術不達標的問題及時整改,完善設計。抓技術保障。采用全省最先進的生物漫濾凈化及紫外線消毒技術引入村級集中供水工程建設之中,改善水質,保證達標。抓建后管護。通過公司運作、承包經營、戶長管理等方式,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工程建后管理體制機制,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抓作風建設。實行分片分項管理,并建立績效評比制,與工作業績考核掛鉤,確保現場管理人員常駐工地,滿足現場管理服務需要,確保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一處、成一處、受益一處。
據悉,到今年年底,規劃內的29處集中供水工程和237處分散供水工程將全面完工,受益人數達5.9萬人。(向繼華 王萬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