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斌:因為有愛無怨無悔
2006年8月23日晚8時許,我妻子吳云貴在十堰突發昏迷、嘔吐遂被送入十堰市人民醫院搶救。門診頭顱CT顯示:左側腦血管破裂,大量出血(約80毫升)。隨即進行引流手術。當晚12時后,醫生說,患者重度腦出血,十分危險,能不能搶救過來還不確定,問我要不要住院治療?千鈞一發,性命攸關,當時我毫不猶豫地說:“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希望,都要竭盡全力搶救。”第二天上午入住該院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ICU)。在ICU住了十幾天,病情稍微好轉后轉入普通病房。可是并發癥不斷出現,如應激性潰瘍、肺部感染等癥狀控制不住。持續了二十多天妻子依然昏迷不醒,醫生沒有辦法便告訴病人家屬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即使搶救過來也是植物人。我不甘心、不泄氣,時常告誡醫生:只要病人還有一口氣,都不要放棄治療,要有信心、耐心、愛心。住院時間快到一個月了,妻子還是昏迷不醒,她娘家的親人失望了,他們再三勸我放棄治療。他們對我說,你家里80多歲的老母親體弱多病,大女兒沒有工作,小女兒在市一中讀書,負擔很重,病人(妻子)住院完全自費(妻子沒有工作,當時城鎮居民沒有醫保),而且多半是借錢,帳拉多了以后怎么還,不要花冤枉錢,要為家里其他人想想。面對痛苦的抉擇,我毫不動搖,堅信妻子總有一天會醒過來的。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哪怕傾家蕩產,也絕不放棄治療。每晝夜24小時,我只能休息3-4小時,其余大量時間都守候著妻子,為她翻身、擦身、拍身,盡管天氣炎熱,她的皮膚卻保護得完好無損。
2006年9月21日,妻子被轉入太和醫院神經外科治療。在黃翹勝教授的幫助下,一周內病情好轉,并發癥得到控制。半個月后,妻子蘇醒過來。通過血管造影檢查,妻子的病因終于查出來了,是煙霧病導致腦血管出血。又快到一個月,妻子的病情穩定下來,專家說不能再做手術了,沒必要再住院了。在醫生建議下出院回家休養。
出院后,考慮到妻子的病情,防止再突然惡化,為方便治療,迫不得已在十堰租房子住了一年多。2007年4月5日經鄖陽醫學院法醫鑒定:吳云貴因重度腦出血后遺留右側肢體癱瘓,終身不能從事任何工作,日常生活活動不能自理,均需他人扶助,評定為一級殘疾。
妻子出院時,瘦得皮包骨,四肢無力,坐不穩,右側肢體不能活動;不能正常發音,大小便失禁,床邊不能離人,晝夜輪換伺候。在治療方面,藥物不斷;在康復理療方面,請醫師到家里做康復活動。在護理上,勤換、勤洗、勤翻身、擦身、拍身;在生活方面,少食多餐,增強營養;稀飯、雞湯、魚湯、排骨湯、天麻銀耳湯、牛奶、果汁等交替喂食,白天喂4-5次,半夜后喂一次。這樣三個月后,妻子可以坐輪椅了;半年后,妻子能被別人扶著走路;一年后,妻子體質逐步增強,體重恢復到150斤,記憶恢復很快,一般熟人都認得。由于引流手術損傷了左腦較多的運動神經和語言神經,右臂、右手不能動;右側腿腳不靈活,不能掌握身體平衡。仍有重度發音障礙;大小便次數比較頻繁。
2008年6月初,妻子被轉回竹山在家里療養。根據妻子當時的身體狀況,我請教了相關專家醫生,根據醫生建議,藥物劑量逐漸減少,飲食相對控制;加大康復活動量。仿照十堰康復醫生的動作,我每天給妻子在床上做1-2小時的康復活動,每做完一次康復活動,我都累得滿身大汗,精疲力盡。在護理方面,白天主要是大女兒照護,夜晚我照護。妻子夜里小便次數較多,一般是6-8次,也有一夜十多次的,夜里我通常睡不成覺,只能白天抽空休息一下,長期睡眠不好,精神不振,我頭發白了大半,也脫落得不少,體重從原來的156斤降到142斤。
為了讓妻子早點學會說話,我經常教她數數,讀漢語拼音,念叨家里親人的姓名,練習簡單的發音。
功夫不負有心人,長年累月地治療、康復理療、活動鍛煉、精心護理,妻子的右臂能動了(右手不能動),右腿能動了(右腳不靈活);現在可以在平坦場地拄拐棍走路。發音障礙逐步減輕,可以叫出身邊親人、熟人的姓名,數數可以從“1”數到“20”,并且從發單音到雙音再到多音。妻子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神智清醒,飲食正常,大小便頻率基本正常。2012年8月,送妻子到太和醫院復查,除血壓偏高,腎功能下降,一般體檢指標正常,醫生都說這是一個奇跡。
妻子已經是殘疾人了,生活不能自理。她需要親人的呵護,需要別人的關愛。因為有愛,因為有責任擔當,我愿意與她相依為命,長相廝守,無怨無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