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平:百姓致富領路人
---記全縣十星級優秀共產黨員、雙臺鄉向山村村書記徐樹平
今日竹山網消息 一幢幢民居小洋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入戶水泥路四通八達,一項項農業產業落地生金……7月10日,走進雙臺鄉向山村,一股強烈的發展勁風撲面而來。睹景探源,村民們異口同聲地說:“這得益于我們村黨支部書記徐樹平,是他帶領我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雙臺鄉山多地少,土地資源匱乏。一直以來,村民們的主要經濟來源都是靠外出打工和種植玉米、水稻等傳統農作物,年均收入低,人均不到千元。雖然祖輩生活在這里,但由于貧窮,很多村民都選擇了搬離故土。
貧窮落后的面貌,讓身為村黨支部書記的徐樹平倍感肩上責任的重大。為了留住村民,帶領村民擺脫貧困生活走上致富路,徐樹平經常是夜不能眠,苦苦探尋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正當徐樹平感到苦惱時,2012年初的一天,電視機里播放的一條“藥材種植致富路”的新聞引起了他的關注,尤其是聽到電視里致富能人介紹的藥材種植需要山地、坡地等環境時,徐樹平當時就眼前一亮,村里的氣候環境都很符合藥材種植的條件,他想如果在本村發展藥材種植產業,肯定能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在召開村兩委班子和全體村民代表大會達成共識后,2012年底,他親自帶領村民到房縣“湖北神農本草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論證。并請技術人員回村辦起了藥材種植培訓班。
在項目推進階段之初,有部分村民怕擔風險,不敢種,徐樹平便說服妻子,帶頭示范,投資近 2萬元,在自己的責任地里種植了天麻、決明子等藥材。村民們見此情景動心了,紛紛前來請教技術。徐樹平總是耐心、毫不保留的將種植技術傳授給村民,并時常到村民地里手把手地教。
為了不讓全村有一戶掉隊,真正實現戶戶有特色產業,家家脫貧致富。徐樹平在帶領村民加快推進藥材種植產業的同時,又積極幫群眾出謀獻策,引導他們改變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天麻、煙葉等產業;對于想發展新產業但又缺乏資金的農戶,他主動聯系鎮信用社幫忙貸款;對于五保戶、特困戶,他積極發動本村有能力的黨員,開展“黨員一對一幫扶”活動,及時幫他們排憂解難。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如今,在徐樹平的帶動下,向山村藥材種植面積已達300多畝,煙葉種植面積達200余畝,已成為雙臺鄉新型產業發展的明星村。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僅提高了該村的土地利用率,也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現在,該村人均年純收入達5000多元,較2005年翻了五番,村民們的生活質量也較以前大大提高,許多村民都蓋起了小洋樓。
看到村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徐樹平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說:“作為一名黨員村干部,我的職責就是帶領村民發家致富,今后我會一如既往的帶領村民搞好產業發展,努力使村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陳甜甜 陳圓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