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一座不周山,是一根頂天的柱子,上端頂著天河,但火神及水神的戰(zhàn)斗令到不周山倒榻了,天便榻了個窟窿,天河上的水便嘩啦嘩啦的流到大地上,造成世上大雨傾盆,洪水滔滔,到處泛濫成災。大水淹沒了土地和世人居住的洞穴,人們遇到了極大的危難和災害。
眼見及此,神人女媧便決定修補天上的窟窿,以制止天河的水繼續(xù)流落人間。她從江河湖海里撈起了許多五色石,用火燒煉,總共煉了九天九夜,把堅硬的五色石燒成粘糊,然后把粘糊一塊一塊地將天上的窟窿補上,天一補好,大水便立即停止,太陽再次出來,天上出現了五色彩霞。
女媧補了天,又帶領人們去治地上的洪水,她每天拿著矩尺,測量洪水的高低位置。她教人把高地上的洪水引向洼地,再把洼地的洪水引入河道,然后再把河道的洪水引入東海。從此,中原地帶便出現了一條大河,叫做淮河。
洪水過后,世上一片荒涼,人們沒有食物,餓死無數。女媧教人們用繩子結網,以網去捕獵。她又發(fā)明了弓箭,不論是飛禽還是走獸,皆一箭可以捕獲。她更教人把捕獲的鳥獸飼養(yǎng)起來,以使食物供應無間斷。因此,女媧受到世人的尊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