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久以前的事,其具體年月已無從查考。
六月間的天氣就是這樣的怪,剛才還是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人透不過氣,一忽兒功夫就變得陰森森的,叫人害怕。狂風,吹得人睜不開眼;烏云,象脫韁的野馬互相追逐。一場暴雨即將來臨了。此時,山路上急行著一個漢子,他是從陜西到四川做生意的,姓賈,名承禎。肩上背著竹囊,手里撐把陽傘。他望望陰云密布的天空,又頻頻左顧右盼,前不巴村,后不著店,又無一戶人家,心中很是著包。眼看暴雨就要降臨了。他跑了一陣,忽然發現路邊有一個斜放著的石碓窩;不頂大,勉強能裝下身子;也不小,連頭帶腳都能藏住。他急中生智,跳將進去,蹲下,緊握住傘柄,那傘衣恰恰把碓窩口遍了個嚴嚴實實。這真是:一謝石匠打得巧二謝傘工做得妙,想必二人斟酌過,如此不大也不小。一會兒,大雨滂沱,有如傾盆。小溪中,山洪滾滾,大河里,濁浪咆哮。如此不到半個時辰,暴雨停,云霧散,紅日出。這賈生收攏陽傘,拍打了身上的塵土,依舊趕路,放下不提。
卻說去何家莊看戲的一群人熙熙攘攘而來,經過這個地方,不知誰首先發現了這個石碓窩,窩里無一滴水,干燥如故,高聲叫道:“稀奇!稀奇!傾盆大雨淋不濕,碓窩顯靈了。”眾人一下子圍攏來,你看我點頭,堅信不疑,我望你晃腦,自覺奇怪。就這樣七嘴八舌添鹽加醋的議論著,也就認定推窩真的顯靈了。于是,人們丟下了看戲的念頭,七手八腳地將顯靈的碓窩抬回村去。
這村里有個嫖賭逍遙好吃懶做的浪蕩公子,名叫胡世道。看見這雄碓窩后,不做聲,不吭氣,轉身就走。他心中打著主意,要借此干一番大事業。走東家,串西家,找了張三找李四,鼓動人們集資,他要領頭蓋一座碓窩廟。真是萬般如意,姓胡的—番大事業竟然順利告成了。
就這樣,碓窩顯靈的事插上翅膀,飛遍山鄉。“病人聽不得鬼叫喚!”方圓數百里內長皰害病的,遇兇遭難的,少于絕后的,紛紛接踵而至,前來此廟祈禱,望碓窩靈驗。一保佑平安,化兇為吉,免災避難。當然,這與胡世道的慫恿視聽的游說是分不開的。他憑空編造了大量的新奇的“千真萬確”的謊言來迷惑人們。什么“其廟不大,能容千人;切莫說‘擠’字。一說‘擠’,便擠得不能存身,非跪下叩拜不可”;什么“若對碓窩神存有一點假意,你的病就休想好了”;什么“某某某某,啥病啥病,誠心一拜,頓時痊愈”云云。由此信謠者多,俱來店中。
過了三年,又一個狂風呼嘯暴雨淋淋的六月天,路上一客人,背著行李,打著陽傘,來到廟中。這人毫無求神之心,只有避雨之意。至廟中,是黑壓壓一片人群,人人虔誠謨拜,個個忠心默禱。燒香叩頭者不計其數。細觀之,見一碓窩聳于香案,紅綾滿掛,乃三年前避雨之物也。他連忙把眾人喊起來,講了三年前避雨之事,眾人聽罷,無不嘩然。內中有一個人走上前,拉住賈承禎的手高叫道。“老表,謝謝你為我帶來三年無量之福。”人們罵道:“胡世道,你這個騙子。”七手八腳地將碓窩抬到廟外。不一會,礁窩內便積了滿滿一窩水。
從此,碓窩廟蕭條冷落,無人問津。
夏書田收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