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纖 塵
關于“三八節”,以前也只是從書本上知道有這樣一個節日。后來港臺片傳過來時,老是聽到里面男人罵女人為“臭三八”,不知道為什么這么罵,也不知道是不是和三八婦女節有關。
現在知道的是,“三八”這天,所有的女性可以享受半天假期,而男同胞依然像老黃牛一樣,哼哧哼哧地埋頭工作。這惹得男同胞一個個眼紅紅、心癢癢、郁悶不已。對商家來說,“三八”還是個絕佳的商機。“慶三八,全場一律三八折”……那一天,商家的“價格噱頭”推陳出新,不少商家紛紛在商品價錢上往“38 ”靠,一批與三八有關的數字紛紛醒目地出現在店內店外的廣告牌上。真是滿眼都是38 !
本來,這一天應該是女性值得紀念而歡欣的日子,而實際情況似乎并非如此,有些女性對于這個日子甚至還有反感之意。筆者以為,一來是因為“三八”這個詞成了饒舌婦、鄙視女人的代名詞,這一敏感起來,還真歡欣不起來。另外,有些婦女并不因為有節日而滿足,婦女的地位提高不在乎是否有節日,而是在實質。實質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猶記得那天有朋友給我發來一條短信,挺有意思——“婦女宣言:我們要堅決打破老公終身制,實行小白臉股份制,引入先生競爭制,推廣情人合作制,實施靚仔輪班制,執行擇優錄取制,外加紅杏出墻合法制。”這話當然只是博得一笑罷了,但也透出了一個潛臺詞:女性希望全方位平等、自由、解放,盡管男女如今在生產力方面的平等大致已經實現。而一年一度的婦女節,與其說是維護女性權益,不如說像是在提醒:“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還比如,在正式場合選舉或公示名單時,女性姓名后面總要多個括弧注明一下。60多年前,丁玲就曾在《三八節有感》中慨嘆:“‘婦女’這兩個字,將在什么時代才不被重視,不需要特別的被提出呢?”
翻了下詞典,確認“婦女”一詞的含義:成年女子的通稱。所以,最后,我還是別忘了祝各位還沒結婚的、已過了18周歲的、不想被人在“三八節”時祝賀的所有女性朋友們(說婦女特難聽)節日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