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偉忠
萬物復蘇的春天,充滿著生機,充滿著活力,充滿著希望。正因為如此,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些同志往往是“春眠不覺曉”。他們對工作馬馬虎虎,對學習得過且過,缺乏一種與春天氣息相適應的朝氣蓬勃、奮發進取、只爭朝夕的熱情,結果辜負了大好春光。由此,筆者認為,我們有些同志是“一年之“忌”在于春”了。
“忌”具體講,一是慢。實際上,春節一到,春天也就來臨了。然而,長期以來,由于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一些地方的習俗是:不過完正月十五,工人們不上班,農民不種地。受這種習俗的影響,我們有些同志進入工作狀態很慢,整天放任自流,不思工作,不知不覺個把月就過去了。即使有的人上了班,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沉迷于“過年狀態”之中。二是亂。我們有些同志也知道春天是到了,該全身心投入工作了,然而,工作缺乏計劃,無目標,東一榔頭西一棒,其結果收效甚微。三是拖。有些同志認為,新的一年剛開始,365天有的是時間,因而工作起來能脫則拖。四是等。我們有些同志缺乏應有的工作主動性,對于安排的工作就干一下,沒有安排的就想不到,象是算盤珠子,撥一下動一下。
查閱《辭海》,“一年之計在于春”旨在告誡人們要在開春就做好工作,以便為全年打好基礎。時下,春天已至,我們應該好好把工作思路理一理,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目標,變“忌”為“計”,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在金雞之年創造新的業績。 (作者單位:縣公路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