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東升
看到很多因為壓歲錢而引起的麻煩事,不免為之心憂,這本應是象征著吉祥喜慶的壓歲錢,還真把不少國人折騰得夠戧。
壓歲錢引來這么多麻煩,是因為不得不給。而之所以“不得不給”,說到底還是咱們的傳統觀念在作祟。我知道我的想法有點犯忌,難免招來“節將不節”的聲討,但我還是想說,不破不立,希望就從女碩士和小老板開始,咱們不再給壓歲錢如何?
“壓歲”即“壓祟”,給壓歲錢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在一年中平平安安。這初衷是不錯,但難免還是有些封建迷信的嫌疑。不再給壓歲錢,就是要讓孩子們知道,平安或順利與否,一切都要靠自己。在這個越來越功利的世界,一句從現實出發的教誨,相信比厚厚的紅包,對孩子的將來更有利。從另一個方面說,現在的大部分孩子甚至不少的家長,恐怕都并不清楚壓歲錢的真正含義。之所以還在每個大年初一上演這個保留節目,作為孩子,不管什么時候,能多得些零花錢當然是件好事;家長則認為,過年嘛,豈能還對孩子太過吝嗇?再加上攀比之風勁吹,壓歲錢又成了衡量各家庭經濟水平的“標尺”,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屢見不鮮,也就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了。
壓歲錢并不能真的“壓祟”,相反,其負面效應倒是一大堆。除了以上所說的,它還有個最大的害處,就是讓不少孩子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惡習。所以,不管是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著想,還是為了讓自己活得不要太累,不再給壓歲錢,都是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