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纖 塵
國慶節前,黨中央曾作統一部署,55周年國慶將把握“中慶”尺度,并提倡盡量節儉,不搞國慶閱兵、焰火晚會等盛大慶祝活動。慶祝活動將按照“隆重熱烈、規模適度、注意節儉、講求實效”的原則進行。
現代民主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每個公民享有更多的福利。國慶是一個國家的面子,節儉辦國慶是一種深刻的象征:在民主、民權理念日益彰顯的今天,片面的國家主義的虛榮正逐步讓位于務實的國民福利,那些宏大的虛幻的東西正在被細瑣的市民生活所祛除。
節儉辦國慶,這是黨和政府的一種自信。其實,外在的奢華常常是內在不自信的一種表現。清朝時,慈禧在解釋用北洋水師軍費修建頤和園以慶祝自己的60大壽時這樣“推心置腹”:尋常人家的老太太,60大壽也要過得風光漂亮,這樣就會被鄰居看得起,如果我的生日過不好,就無法體現大清國中興以來的大好形勢,就會被西方列強欺辱,就會影響到江山社稷……事實上,那時候的大清王朝已然是搖搖欲墜,西方列強也是虎視眈眈,慈禧在奢華上的堅持,隱藏著的是心虛。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必要通過奢華的慶典來裝點什么門面,國慶已不需要宏大的虛榮。
節儉辦國慶更體現了善治的理念。政治性慶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政府在公眾面前樹立自身的崇高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從政治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儀式越是奢華,越能從形式上增加這種崇高的威嚴。顯然,通過外在政治儀式樹立崇高,反而可能是一種不自信。
從善治理念的普及到民主決策的興起,從經濟改革的進步到政治改革的漸進,從“節儉辦奧運”到“節儉辦國慶”,黨的民意基礎越來越堅實,人民自然會理性地擁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