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實施首例殘疾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側記
3月9月上午,對11歲的小姑娘賀艷來說,將是終身難忘的時刻。賀艷作為我縣首批享受由國家民政部實施“殘疾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的患者,當日上午9時,在縣人民醫院由市太和醫院專家對她實施矯治康復手術,從此這位先天性啞吧女孩,將會重新回到有聲世界,與同齡的女孩一樣,擁有甜美聲音。
賀艷從小就聰明可愛,準知到2歲時還不會說話,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先天性舌部缺損,導致不能正常發音。由于家庭貧困,難以承擔巨額矯治康復手術費用,小賀艷失去了上學的機會,成為一只“孤燕”。
去年5月,國家民政部在全國啟動了“殘疾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每年民政部從發行中國福利彩票募集的彩票公益金、地方財政和社會捐贈等項目中籌集6億元資金,計劃用3年時間,為患有各種疾病、具有手術適應癥的0至18歲的全國3萬名殘疾兒實施康復手術,讓他們完全恢復或部分恢復身體功能,增強生活自理和自立能力,享受與正常兒童一樣快樂和幸福。
對這一改變殘疾兒童命運、造福民族和國家的大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支持適宜兒童進行施矯治康復手術,縣民政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縣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對適宜對象進行了調查摸底,并及時進行了匯兌上報,今年民政部首批批準了我縣3名適宜殘疾兒童實施矯治康復。為了做好手術,縣民政局與縣人民醫院簽訂了手術實施合同。縣醫院對此高度負責,為了保證施矯治康復手術順利實施,堅持對大的手術邀請省市醫療專家前來實施。
賀艷聽說今天要為自己實施矯治康復,從此就會說話了,她眼中涌出淚花,她用筆寫下了“我不怕痛”四個字。在縣民政局和縣人民醫院的精心組織下,太和醫院專家張紅旗經過近2個多小時的奮戰,順利地完成了手術。
手術前太和醫院專家張紅旗正在病房看望賀艷,了解相關情況。
正在精心實施矯治康復手術的情景。
張紅旗教授要求家屬注意手術后事項。(苗東升 高奇 龔太興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