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黨的各項農村政策。規范和完善土地二輪承包,搞好農民負擔的監管。深入開展農用生產資料亂漲價、農民建房亂收費、農村義務教育亂收費、農民進城務工亂收費的專項治理,加強對農村“一事一議”的監管,認真落實涉農稅收、價格收費公示制,農村義務教育一費制、農村訂閱報刊費用限額和違反農民負擔政策責任追究制,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積極穩妥推進村級債務化解,力爭不良債務化解率達到20%。落實國家免除農業稅和除煙葉以外的特產稅、糧食直補、良種補貼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2、切實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一是牲畜防疫費從2005年由縣財政全額承擔,不再向農民收取。投入不低于80萬元;二是對受災倒房戶免費辦證,人平補助500元建房款;三是農業稅全部免征后,繼續堅持和規范村級“一事一議”,按照省委1號文件,繼續保留勞平8個義務工和積累工,加大村級公益事業的建設力度;四是繼續對茶葉、煙葉、金銀花、冬棗、優良種畜禽等優勢農業產業項目實行以獎代補的方式提供種苗扶持;五是切實加強對外出務工經商農民的服務,免費辦理有關證件,無償進行法律援助;六是啟動農村人飲安全工程,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債補助;七是縣財政建立特色產業發展專項基金,主要用于種苗、技術、產品開發的投入和周轉。
3、加大涉農項目的對上爭取力度。重點要在農田水利建設、農村公路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生態建設和保護、特色產業建設和板塊經濟、農業綜合開發、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上下功夫,要在鄖巴黃牛、竹山大雞、生態公益林、譚家河灌區改造、生態家園建設、生態有機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保護等項目爭取上有實質性突破。切實抓好現有項目的實施。對已經爭取并正在實施的項目,要按項目規劃設計要求精心組織,確保農民在項目實施中得到好處。
4、充分調動民間資本投入農業的積極性。要積極探索和加快推進農村山場、水面、特色產業基地、小型水利設施等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拍賣、轉讓、出租等方式明晰產權,明確責任,激勵民間資本自覺、自愿地向山場、水面、特色產業基地和小型水利設施投入。要制訂更加優惠的政策,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吸引外地客商到竹山興業,鼓勵外出打工能人回鄉創業。
5、進一步拓寬農村融資渠道。農行、信用社要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體作用,切實加大對農業信貸投入,要簡化手續,簡便程序,為農戶貸款提供更多的方便。要適當延長貸款使用期限,更好地發揮信貸資金效益。要在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和不違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農村新辦多種所有制金融機構的途徑和方法,建立更加貼近農民和農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要進行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鼓勵商業性保險機構開展農業保險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