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柱承載房屋主體,一定要筑牢實!”3月29日, 深河鄉井泉村4組貧困戶江大清新房開工行墻,一大早,包保他家的村黨支部書記陳善典就到場蹲守把關質量,囑咐工人將鋼筋混凝土材料下足。
井泉村現有貧困戶112戶320人。在脫貧攻堅中,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全村7個組由支部4名干部分片負責,以產業發展為抓手,帶動貧困戶興家創業。茶葉是該村傳統產業,原來加工車間對外承包,老板圖短期利益,只做春茶一季,茶農不賺錢,茶園無人管。去年黨支部村委會果斷決策,將車間賣給圣湖公司,由支部牽頭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一年三季采摘鮮葉,生產春茶、普茶、秋茶。茶園利用率提高,茶農利益實現最大化。公司開展茶園管理采摘技術培訓,并按每斤鮮葉補3斤肥料,去年底一次性兌付農戶尿素10噸。貧困戶柏本順6畝茶園,經施肥管理,茶葉長勢喜人,預計今年僅茶葉可增收14000元。
在村黨支部的感召下,全村38名黨員紛紛加入脫貧攻堅行列,以“一帶一”或“一帶多”方式包保貧困戶。黨員石代友養土雞,成立蛋生源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15戶農戶專業養雞。今年,他還免費向包保戶劉升寶、陳良余等3戶貧困戶提供雞苗,以低于市場價20%向其他貧困戶供應雞苗1萬只。1月9日,村支部副書記王安全在包保戶劉炳全家拆舊房時突發闌尾炎被送進縣醫院,在醫院住院還著急劉炳全房子拆了,下雨無處住,打電話請人幫劉炳全搭好過渡房。
村黨支部在精準扶貧中側重為群眾鼓信心、出點子。5組貧困戶劉春寶,困病致貧。村黨支部委員李良明針對他不能出門、不能干重活實際,建議他發展養殖業兼帶賣牛工。劉春寶果斷將自家的18只羊賣了,換回一頭牛 ,貸款2萬元,養4頭牛、4頭豬、50只雞,種藕0.5畝,農耕時賣牛工每天掙現金200元錢。
近幾年,該村持續抓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為整村脫貧出列打下了堅實基礎。全村現有老茶園1400畝,覆蓋農戶376戶,其中貧困戶75戶。建通村水泥路36公里,組組通公路。建集中飲水點15個,90%的農戶吃上自來水。發展生態旅游業,7戶貧困戶開農家樂走上了致富路。(陳興云 陳 明)
干群合力 脫貧提速
常言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井泉村以支部引領、黨員幫扶、群眾參與為核心的“支部+貧困戶”扶貧模式,使黨支部成為貧困群眾的“主心骨”,它上接“天線”,找項目、爭資金,做產業發展的先行者和群眾脫貧致富的引路人;下接“地氣”,教育和引導群眾克服“等、靠、要”依賴心理,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心動力,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凝聚黨員力量,結對幫扶,精準發力,幫在實處,扶在點上,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