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堵河源管理局扶貧工作隊為潘口鄉懸鼓洲村4組貧困戶韓業剛送去8只仔豬,支持他發展養殖業。3月中旬以來,該局對扶貧聯系點36戶貧困戶實行“點對點”幫扶:6人實施醫療救助、6人實施教育扶貧、7戶實施技術培訓打工就業、12戶發展養殖業、4戶種植蔬菜,為貧困戶制定發展規劃,助推貧困戶早日脫貧。
自精準扶貧開展以來,我縣通過 “三訪四看五評”工作法,確定了242個貧困村、14.91萬貧困人口。全縣劃分11個作戰片區,實行軍事化管理,堅持掛圖作戰。17個鄉鎮與縣委縣政府、242支工作隊與各鄉鎮層層簽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軍令狀》,按照縣直單位一般干部包1戶,副科級以上干部包2戶,黨政主職包3戶,有幫扶能力的黨員包1戶的原則,6000余黨員干部對全縣貧困群眾實行全覆蓋幫扶。選派254名優秀黨員干部到貧困村兼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向貧困發起總攻。
各部門黨員干部帶著一片赤誠之心,駐守村組,深入田間地頭,找致貧原因,定脫貧計劃,選脫貧路徑,增致富信心。一戶一策,精準發力。縣地稅局為幫助“親人”盡快脫貧,給扶貧聯系點潘口鄉潘口河村31戶貧困戶送去52頭仔豬,還定期上門指導貧困戶進行科學養殖。潘口河村已有板栗基地600畝,部分群眾依靠種板栗致富。今年,該局還將引導該村貧困戶新發展板栗300畝、核桃250畝。
為確保扶貧效果,我縣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扶貧工作考核機制,將扶貧開發工作成效納入綜合目標考核體系,嚴格實行月督查、季巡查、半年抽檢、年度驗收評比。按照最嚴厲獎懲約束機制進行獎懲與問責,對在規定年限完成整村出列計劃的縣直包保單位,干部當年績效考核獎勵工資在縣定基數上上浮20%,作為單位評優、主要領導和扶貧工作隊長晉升的重要依據。反之,在規定時限不能整村出列的貧困村,其包保單位不得參加評優活動,干部職工當年年度績效考核獎勵工資在縣定基數上調減20%。
各單位把脫貧實效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將扶貧工作制度化。縣新聞辦采取駐村隊員微信簽到,每天固定時間發4張在駐點村的工作照片作為考核依據,并從年底績效考核中拿出50%,用于考評精準扶貧效果。
在脫貧攻堅響亮號角聲中,全縣各部門黨員干部職工紛紛走出機關,走進貧困村,深入貧困戶,與貧困群眾攀“親戚”、結“對子”,送惠農政策,送致富信息,送技能技術……讓貧困群眾感受到陣陣暖意,看到了脫貧致富新的希望。 (盧 波)
短評:干群結對 聯村幫扶
242支扶貧工作隊在一線出實招、扶真貧,充分發揮了部門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
干部結對幫扶,能幫困難群眾找準致貧病灶,精準幫扶,精準發力,精準脫貧。幫扶單位能夠結合農村實際和各自職能,發揮自身優勢,整合扶貧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放大扶貧效益。我縣出臺的獎懲約束機制,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規避了扶貧工作被動應付、推而不動的現象,避免了幫扶行動“走過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