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干部就是一盞明燈。”明平濤就是帶領官渡鎮大溪河村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旗幟和明燈。自擔任村支書以來,明平濤在這片土地上揮灑著青春與汗水,讓這個偏遠落后的小山村,短短幾年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溪河村地處該鎮最偏遠的梁家片區,山高路遠,農業生產基礎薄弱。一直以來,百姓都依靠種玉米、土豆等傳統農產品為主,經濟效益低下。明平濤通過考察決定:發展獼猴桃和煙葉產業來致富!
為了讓貧困戶放心發展產業,少走彎路,他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3年,他用自己的打工積蓄流轉40多畝土地,開始種植烤煙,當年創收16萬,周邊老百姓看他成功了,都開始種了起來。2014年,他又利用自己家里的土地加上流轉的30畝土地開始試種獼猴桃,經過兩年摸索,他的獼猴桃長勢喜人,今年就可以見收。2015年,他牽頭成立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扶持貧困戶種植獼猴桃。明平濤說:“技術有了,銷路有了,貧困戶再種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年過六旬的貧困戶方世德脫貧無門路,明平濤多次上門找他談心,最后確定扶持他種植獼猴桃。明平濤免費給他平整了5畝土地,并提供了獼猴桃幼苗和架樁,還經常到方世德地里手把手的教他田間管護。如今,方世德的5畝獼猴桃苗株已基本上架,明年就可以見收了。
通過樹立典型、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如今大溪河村獼猴桃達700畝,成為了官渡鎮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典型;煙葉面積從原來的200多畝,發展到1000畝,使煙葉產業成為全村致富主導產業。同時,通過探究,利用背陰坡地,帶領老百姓發展林下魔芋300余畝;還辦起了蜂農技術培訓班,扶植了一大批養蜂大戶,目前,大溪河村新發展蜂農100余戶,蜂箱數量增長到3000多箱。
產業搞起來了,村民的腰包也漸漸鼓起來了。明平濤又帶領村支兩委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近兩年,大溪河新修通村到戶道路24公里,使90%的群眾家門口通了路;架設渡河便民橋4座,解決了多年來群眾過河難問題;修建人畜飲水池2處,鋪設飲水管道4300米,解決了65戶近400人吃水難問題;建起了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配備了健身器材。
“大溪河村雖然現在條件好一點了,但是還有鄉親很困難,一定不能讓他們掉隊。”明平濤信心堅定地說。(陳中詔 唐官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