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訊 4月5日,記者來到麻家渡鎮總兵安村看到,村頭院內花紅柳綠,游客如織,村中的農家樂生意紅火。座落在村頭路口的“幸福人家土灶臺”農家樂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家里三個包廂早已預訂滿,門前菜園里一個中年男子,正喜笑顏開地給游客準備青菜,并和門前曬太陽的游客開玩笑說:“這可是純綠色的”,說話的男子就是這家農家樂的老板羅擁軍。
羅擁軍,38歲,家里兄弟4人,上有70歲的老母親,結婚后兄弟4人一人一間房,都擠在父母的老房子里,生活非常艱難。
改變羅擁軍生活的是從2013年麻家渡鎮總兵安村被定為省級扶貧重點村開始。當年,鎮政府對全鎮所有貧困戶進行摸底排查,羅擁軍被確定為貧困戶。隨后,鎮政府給貧困戶劃定地基,扶持他們蓋新房。他一家就從父母擁擠老房子里搬出來,東拼西籌借了15萬,準備蓋新房。2014年新房落成了,一下子欠了近30多萬元的債,這讓羅擁軍愁得睡不著覺,常想這日子啥時候才能熬出頭?
2014年,總兵安村搞鄉村旅游項目,鎮政府號召村民辦農家樂。村民想,咱們這窮山溝,有誰愿意來?!
2014年“五一”小長假,一件偶然的事觸動了羅擁軍。假期幾個十堰游客來到總兵安村游玩,中午來到他家讓幫忙做頓午飯。出于禮貌,夫妻倆忙活了一桌子家常飯菜,客人都吃得非常滿意,掏出300元作為答謝,夫妻倆說什么也沒要。這件事給了他們一些啟發,加上駐村干部的一再動員,兩人商量開農家樂試試。于是,他們找來了兩個姐姐在家里辦起了“幸福人家土灶臺”農家樂。
開辦農家樂需要啟動資金,夫妻倆在麻家渡農商支行貸款,把房子裝修一新,買來桌椅、空調,農家樂便開張了。開始的生意很不好,縣上、鎮上干部幫忙給他們聯系生意,他自己也從農家菜品和價格上進行了研究。由于他家的飯菜、農家味地道可口,價錢公道,為人又熱情寬厚,久而久之農家樂就有了名氣,很多游客專門到他家來吃飯。
經過兩年發展,羅擁軍的農家樂生意火了。旺季每天能接待八九桌,毛收入在3000元左右。羅擁軍說,現在農家樂生意好多了,從一月份到現在,平均每天兩到三桌客人,每天收人也在800元左右。“這兩層洋樓加農家樂的投入,我固定資產就有45萬了。按現在的情況看,今年下半年我就可以把銀行貸款還清了”。 (陳中詔 溫雪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