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1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城關鎮橋兒溝村生態養殖小區,在“咩、咩”的吆喝聲中,羊群像聽到了集合號令,乖乖地順著山道一路撒著歡兒走進羊欄里。養羊大戶毛勝同說,為了養好山羊,他連續4年都在養殖小區里過的年。
今年42歲的毛勝同,高中畢業后曾在外輾轉打工多年,憑著善鉆研、樂吃苦,很受老板賞識,在建筑工地當上了班頭,不用出力氣,每年也能掙上3萬多塊錢。但喜歡挑戰自我的毛勝同,卻舍棄了安逸,回到家鄉當了羊倌。
毛勝同說,一個人要想干出自己的事業,就要敢于舍棄。他在建筑工地時也有過承包一個磚廠的念頭,但是較高的承包費和經營成本讓他覺得無力支撐,不如回到家鄉創業,從投入本錢較低的養殖業做起,而且國家對種植業、養殖業還有優惠政策。
說干就干。2012年春,他建起一個250平方米的羊欄,從鄖西一次性買進70只馬頭羊。縣畜牧局局長張道欽聽說后,專程來到橋兒溝村2組察看毛勝同的羊欄和山羊,鼓勵他當好發展山羊的領頭人。隨后,縣畜牧局給他送了一只種羊和1萬元建羊欄補貼款,毛勝同養羊的積極性更高了。當年8月,他參加了縣畜牧局舉辦的養殖培訓班,掌握了山羊常見病的防疫知識。
2013年春,毛勝同養山羊達到120只,隨著山羊數量的增加,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冬季山坡上的青草不夠羊吃、飼料供應不上、養殖技術落后……為了提高養殖技術,毛勝同一方面到外地養殖基地考察,學習別人的技術。另一方面,在書店買回了《怎樣養殖山羊》、《山羊常見病防治》等書籍,通過系統學習,他不僅掌握了山羊養殖技術,而且還學會了給山羊打防疫針,山羊的繁育率大大提高。
為了解決山羊越冬飼料問題,他從縣畜牧局買回黑麥草種籽,種植黑麥草2畝,畝產達到4000斤,種植玉米和黃豆2畝,一舉解決了飼草問題。為了催肥山羊,他把黑麥草和玉米、黃豆科學配比混合后給羊喂食。每兩天給羊圈做一次衛生、消一次毒。經過科學養殖,他的山羊膘肥體壯,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口感獨特,購買他山羊的都是城里大酒店和農家樂的固定客戶。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滾動發展,到去年底,他發展山羊達到220只,出欄90只,收入8萬多元。在他的帶動下,去年,全村養山羊達到2000多只,養殖20只以上的達到19家,養殖100頭以上的達到5家。
說起新一年的打算,毛勝同信心滿懷。他計劃擴大養殖規模,再增加2畝草料地,再建一個標準化羊欄,年出欄山羊350只。此外,他還要成立養羊專業合作社,實行“農戶+合作社”模式,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黨世根 劉理文)



